與魏使君宿龍洞山寺同賦 其三
與魏使君宿龍洞山寺同賦 其三。明代。李攀龍。 削成東壁五云屏,下有龍宮夜不扃。斗柄故臨雙甕轉(zhuǎn),月明常對一珠亭。春回竹葉杯光白,天逼蓮花劍氣青。坐久空山仙籟寂,新詩獨為故人聽。
[明代]:李攀龍
削成東壁五云屏,下有龍宮夜不扃。斗柄故臨雙甕轉(zhuǎn),月明常對一珠亭。
春回竹葉杯光白,天逼蓮花劍氣青。坐久空山仙籟寂,新詩獨為故人聽。
削成東壁五雲(yún)屏,下有龍宮夜不扃。鬥柄故臨雙甕轉(zhuǎn),月明常對一珠亭。
春回竹葉杯光白,天逼蓮花劍氣青。坐久空山仙籟寂,新詩獨為故人聽。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xué)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dǎo)文學(xué)復(fù)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lǐng)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明代:
曹義
望入天臺客路長,江云野樹思茫茫。別來每嘆光陰速,屈指于今巳十霜。
望入天臺客路長,江雲(yún)野樹思茫茫。別來每歎光陰速,屈指于今巳十霜。
宋代:
陳律
白日黃塵客路迷,偶尋幽事入煙扉。
云行翠岫鶴爭舞,月落青林人未歸。
白日黃塵客路迷,偶尋幽事入煙扉。
雲(yún)行翠岫鶴爭舞,月落青林人未歸。
宋代:
章采
搖搖花,長安城南道。
小草欣欣造物勻,三月來來野田好。
搖搖花,長安城南道。
小草欣欣造物勻,三月來來野田好。
明代:
鄭善夫
道人昔年屠赤虬,虬革中作云錦裘。授之素女制方舄,精比南海之輕綃。
鹖冠鶴氅言好逑,未有售者微其儔。余知尤物終非世所畜,化作雙鳧飛去從王喬。
道人昔年屠赤虬,虬革中作雲(yún)錦裘。授之素女制方舄,精比南海之輕綃。
鹖冠鶴氅言好逑,未有售者微其儔。餘知尤物終非世所畜,化作雙鳧飛去從王喬。
金朝:
李俊民
朝醒暮醉幾時休,雞黍人家見客留。聞道曲生行處有,西村明日趁扶頭。
朝醒暮醉幾時休,雞黍人家見客留。聞道曲生行處有,西村明日趁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