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秋色浩無際
水調歌頭·秋色浩無際。宋代。管鑒。 秋色浩無際,風露洗晴空。登臨江山勝處,樓倚最高峰。好是夕陽低后,四野暮云齊斂,遮盡遠山重。城郭參差里,煙樹有無中。坐間客,才論斗,氣如虹。揮毫萬字,舉雙白眼送飛鴻。莫問梅仙丹灶,休覓山靈蕙帳,追憶采芝翁。便草凌云賦,歸奏大明宮。
[宋代]:管鑒
秋色浩無際,風露洗晴空。登臨江山勝處,樓倚最高峰。好是夕陽低后,四野暮云齊斂,遮盡遠山重。城郭參差里,煙樹有無中。
坐間客,才論斗,氣如虹。揮毫萬字,舉雙白眼送飛鴻。莫問梅仙丹灶,休覓山靈蕙帳,追憶采芝翁。便草凌云賦,歸奏大明宮。
秋色浩無際,風露洗晴空。登臨江山勝處,樓倚最高峰。好是夕陽低後,四野暮雲齊斂,遮盡遠山重。城郭參差裡,煙樹有無中。
坐間客,才論鬥,氣如虹。揮毫萬字,舉雙白眼送飛鴻。莫問梅仙丹竈,休覓山靈蕙帳,追憶采芝翁。便草淩雲賦,歸奏大明宮。
唐代·管鑒的簡介
管鑒字明仲,龍泉(今屬浙江)人,徙臨川(今江西撫州)。乾道九年(1173),范成大制置四川后東歸,道經峽州,時管鑒為峽州守,見范成大 《吳船錄》 。淳熙十三年(1186)任廣東提刑,改轉運判官,官至權知廣州經略安撫使。詞題所署干支,最遲者為甲辰生日,蓋淳熙十一年(1184)。有 《養拙堂詞》 一卷。
...〔
? 管鑒的詩(86篇) 〕
宋代:
劉跂
夜永風露下,庭空簾幕秋。杯盤延素魄,針縷動雙眸。
天上秖今夕,人間寧少留。如何一水際,歲歲此相求。
夜永風露下,庭空簾幕秋。杯盤延素魄,針縷動雙眸。
天上秖今夕,人間甯少留。如何一水際,歲歲此相求。
明代:
王世貞
乘暇獨登樓,捲簾清遠眸。無堪望中意,翻益醉馀愁。
云合山常暝,煙輕雨乍收。行藏吾自識,曲枕信悠悠。
乘暇獨登樓,捲簾清遠眸。無堪望中意,翻益醉馀愁。
雲合山常暝,煙輕雨乍收。行藏吾自識,曲枕信悠悠。
清代:
黃毓祺
堤上東風楊柳斜,半飛柳絮半飛沙。可憐一樣風前絮,惟有江南似雪花。
堤上東風楊柳斜,半飛柳絮半飛沙。可憐一樣風前絮,惟有江南似雪花。
清代:
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近現代:
黃綺
院深人寂寂。怯細雨朝寒,睡濃無力。臨軒一聲笛。
甚驚心難定,玉階孤立。蜂翻蝶集,便迷了歸途應憶。
院深人寂寂。怯細雨朝寒,睡濃無力。臨軒一聲笛。
甚驚心難定,玉階孤立。蜂翻蝶集,便迷了歸途應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