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五首·其五
放言五首·其五。唐代。白居易。 泰山不要欺毫末,顏子無心羨老彭。松樹千年終是朽,槿花一日自為榮。何須戀世常憂 ,亦莫嫌身漫厭生。生去 來都是幻,幻人哀樂系何情。
放言五首·其五譯文及注釋
譯文
泰山不能損壞毫發,顏淵無意羨慕老聃和彭祖。
松樹活了一千年終究要 ,槿木僅開花一天也自覺榮耀。
何必眷戀塵世常怕 ,也不要嫌棄而厭惡生活。
生與 都是一種幻覺,夢幻人的悲哀歡樂又維系人間情呢。
注釋
槿(jǐn):即木槿花。開花時間較短,一般朝開暮落。
嫌身:嫌棄自己。
漫:隨便。
厭生:厭棄人生。
放言五首·其五鑒賞
新陳代謝是宇宙的根本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松樹千年終是朽,槿花一日自為榮”,藝術地說明了這一道理。自然界是如此,人生亦概莫例外,有生必有 ,所以人們應該“何須戀世常憂 ,亦莫嫌身漫厭生”。因為有生有 ,才符合世界發展的規律。正確的人生態度應該是:應當多考慮如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為國家民族做出應有的貢獻;果如是,則雖 猶生, 而無憾。
白居易簡介
唐代·白居易的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 白居易的詩(2585篇) 〕猜你喜歡
吾兄文夫宦游天臺余將官于江左不勝感離之情用韋蘇州那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為韻作十詩以寄 其一
秋風一夕來,木落江水波。相將雁南翔,奈有孤飛何。
四海兄弟少,百年離別多。儻堅歸來心,富貴爾則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