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安節遠來夜坐三首
侄安節遠來夜坐三首。宋代。蘇軾。 南來不覺歲崢嶸,坐撥寒灰聽雨聲。遮眼文書元不讀,伴人燈火亦多情。嗟予潦倒無歸日,今蹉跎已半生。免使韓公悲世事,白頭還對短燈檠。心衰面改瘦崢嶸,相見惟應識舊聲。永夜思家在何處,殘年知汝遠來情。畏人默坐成癡鈍,問舊驚呼半 生。夢斷酒醒山雨絕,笑看饑鼠上燈檠。落第汝為中酒味,吟詩我作忍饑聲。便思絕粒真無策,苦說歸田似不情。腰下牛閑方解佩,洲中奴長足為生。大弨一弛何緣彀,已覺翻翻不受檠。
[宋代]:蘇軾
南來不覺歲崢嶸,坐撥寒灰聽雨聲。
遮眼文書元不讀,伴人燈火亦多情。
嗟予潦倒無歸日,今蹉跎已半生。
免使韓公悲世事,白頭還對短燈檠。
心衰面改瘦崢嶸,相見惟應識舊聲。
永夜思家在何處,殘年知汝遠來情。
畏人默坐成癡鈍,問舊驚呼半 生。
夢斷酒醒山雨絕,笑看饑鼠上燈檠。
落第汝為中酒味,吟詩我作忍饑聲。
便思絕粒真無策,苦說歸田似不情。
腰下牛閑方解佩,洲中奴長足為生。
大弨一弛何緣彀,已覺翻翻不受檠。
南來不覺歲崢嶸,坐撥寒灰聽雨聲。
遮眼文書元不讀,伴人燈火亦多情。
嗟予潦倒無歸日,今蹉跎已半生。
免使韓公悲世事,白頭還對短燈檠。
心衰面改瘦崢嶸,相見惟應識舊聲。
永夜思家在何處,殘年知汝遠來情。
畏人默坐成癡鈍,問舊驚呼半 生。
夢斷酒醒山雨絕,笑看饑鼠上燈檠。
落第汝為中酒味,吟詩我作忍饑聲。
便思絕粒真無策,苦說歸田似不情。
腰下牛閑方解佩,洲中奴長足為生。
大弨一弛何緣彀,已覺翻翻不受檠。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
宋代:
陸游
扁舟夜載石帆月,雙屨曉穿天柱云。
八十老翁能辦此,不須身將渡遼軍。
扁舟夜載石帆月,雙屨曉穿天柱雲。
八十老翁能辦此,不須身將渡遼軍。
元代:
胡奎
孫臏古名將,龐涓俱學兵。刖足見齊使,始識田將軍。
指麾輜車中,號令若風霆。引兵走大梁,遂解邯鄲城。
孫臏古名將,龐涓俱學兵。刖足見齊使,始識田將軍。
指麾輜車中,號令若風霆。引兵走大梁,遂解邯鄲城。
唐代:
馬戴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干曲,洲中見荻花。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幹曲,洲中見荻花。
清代:
屈大均
端州白石天下稀,聲含宮商人不知。斲瑤琴長四尺,輕如一片番流離。
石音最是難調者,碧玉老人能大雅。繇來太古本無弦,不是希聲知者寡。
端州白石天下稀,聲含宮商人不知。斲瑤琴長四尺,輕如一片番流離。
石音最是難調者,碧玉老人能大雅。繇來太古本無弦,不是希聲知者寡。
元代:
胡奎
彼歡伯兮何仇。吾將汝兮解憂。汝何為兮我尤。眵吾之睫兮翳吾之眸。
我思汝由。汝莫我留。我不汝謀。我目其瘳。
彼歡伯兮何仇。吾將汝兮解憂。汝何為兮我尤。眵吾之睫兮翳吾之眸。
我思汝由。汝莫我留。我不汝謀。我目其瘳。
明代:
張弼
今年冬至暖于春,細雨空階草色新。應是蒼天憐赤子,無衣無褐未為貧。
今年冬至暖于春,細雨空階草色新。應是蒼天憐赤子,無衣無褐未為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