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飲有美堂,答周開祖湖上見寄
會飲有美堂,答周開祖湖上見寄。宋代。蘇軾。 杜牧端來覓紫云,狂言驚倒石榴裙。豈知野客青筇杖,獨臥山僧白簟紋。且向東皋伴王績,未遑南越吊終軍。新詩過與佳人唱,從此應難減一分。
[宋代]:蘇軾
杜牧端來覓紫云,狂言驚倒石榴裙。
豈知野客青筇杖,獨臥山僧白簟紋。
且向東皋伴王績,未遑南越吊終軍。
新詩過與佳人唱,從此應難減一分。
杜牧端來覓紫雲,狂言驚倒石榴裙。
豈知野客青筇杖,獨臥山僧白簟紋。
且向東臯伴王績,未遑南越吊終軍。
新詩過與佳人唱,從此應難減一分。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
近現代:
陳匪石
番風過盡春如夢,紛紛墜紅誰管。絮逐云飛,塵隨馬起,時霎輕寒輕暖。
經行未懶。正如血斜陽,鳳城西畔。隔葉黃鶯,數聲啼破翠云晚。
番風過盡春如夢,紛紛墜紅誰管。絮逐雲飛,塵隨馬起,時霎輕寒輕暖。
經行未懶。正如血斜陽,鳳城西畔。隔葉黃鶯,數聲啼破翠雲晚。
宋代:
朱熹
二月春風特地寒,江樓獨自倚欄干。個中詎有行藏意,且把前峰細數看。
二月春風特地寒,江樓獨自倚欄幹。個中詎有行藏意,且把前峰細數看。
唐代:
姚合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游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復何顏。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遊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複何顔。
清代:
范咸
連臂相看笑踏歌,陳詞道是感恩多。劇憐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風奈若何。
連臂相看笑踏歌,陳詞道是感恩多。劇憐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風奈若何。
:
常國武
此石來何方,卓爾成丘壑。嘉名錫飛來,應從天上落。
問君底事來人間,不住仙山住黟山。若非眾女嫉蛾眉,定是天公昧選賢。
此石來何方,卓爾成丘壑。嘉名錫飛來,應從天上落。
問君底事來人間,不住仙山住黟山。若非衆女嫉蛾眉,定是天公昧選賢。
:
何永沂
CD低唱漸情濃,婉轉何堪昨夜風。此曲只應天上有?百年一遇恨匆匆。
CD低唱漸情濃,婉轉何堪昨夜風。此曲隻應天上有?百年一遇恨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