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纓洗耳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濯纓:洗滌冠纓;洗耳:不愿與聞世事。比喻避世守志,操行高潔
出處《魏書·劉獻之傳》:“吾常謂濯纓洗耳,有異人之跡,哺糟歠醨,有同物之志。”
基礎(chǔ)信息
拼音zhuó yīng xǐ ěr
注音ㄓㄨㄛˊ 一ㄥ ㄒ一ˇ ㄦˇ
繁體濯纓洗耳
感情濯纓洗耳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使心用腹(意思解釋)
- 斗雞走狗(意思解釋)
- 婦人醇酒(意思解釋)
- 起兵動眾(意思解釋)
- 疑鄰盜斧(意思解釋)
- 雪兆豐年(意思解釋)
- 膽寒發(fā)豎(意思解釋)
- 壞法亂紀(意思解釋)
- 一干二凈(意思解釋)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釋)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釋)
- 見危致命(意思解釋)
- 狹路相逢(意思解釋)
- 文山會海(意思解釋)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意思解釋)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釋)
- 錯落有致(意思解釋)
- 東施效顰(意思解釋)
- 讀書種子(意思解釋)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釋)
- 故態(tài)復萌(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意思解釋)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意思解釋)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釋)
- 陰陽怪氣(意思解釋)
- 無聲無息(意思解釋)
- 河山之德(意思解釋)
- 沉魚落雁(意思解釋)
※ 濯纓洗耳的意思解釋、濯纓洗耳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徘徊觀望 | 徘徊:來回地行走。形容應(yīng)該決斷時猶豫的樣子。 |
武不善作 | 意思是既動武就不能講斯文。 |
冠履倒置 |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
個人主義 | 個人本身的利益應(yīng)該高于一切的道德學說或原則,道德的自私自利。 |
習非成是 | 對某些錯誤事情習慣了,反以為本來就是對的。 |
門當戶對 | 門、戶:代指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經(jīng)濟狀況和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等;當:相稱;對:合適;對等。舊指男女雙方家族的社會政治地位和經(jīng)濟狀況不相上下;適宜通婚結(jié)親。現(xiàn)泛指人與人的身份相等;物與物的對稱適合等。 |
雪兆豐年 | 謂冬天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 |
飲水思源 | 喝水時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達的大都會、大城市。 |
前腳后腳 | 比喻緊跟著。 |
大張旗鼓 | 大規(guī)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zhàn)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guī)模和聲勢大;現(xiàn)泛指做事規(guī)模和聲勢很大。 |
光前啟后 | 猶“光前裕后”。 |
煢煢孑立 | 孤獨無依的樣子。 |
經(jīng)史百子 | 經(jīng):經(jīng)學,經(jīng)書,儒家經(jīng)典著作。史:史學,史書。百子:諸子百家之學。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jīng)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面有難色 |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
白首之心 | 老年時的壯志。 |
起 回生 | 把快要 的人救活。形容醫(yī)術(shù)高明。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 |
饑不擇食 |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 |
善善惡惡 |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qū)別善惡,愛憎分明。 |
運籌帷幄 | 運籌:籌劃;策劃。帷幄:軍中營帳。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zhàn)的方法策略。 |
空腹高心 | 腹內(nèi)空虛而目空一切。形容并無真才實學。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shù)挠眯幕蛐袕健?/td> |
時運亨通 | 指時運好,諸事順利。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東西。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給人看一樣。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如出一轍 | 轍:車轍;車輪壓出的痕跡。象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