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悔何及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悔恨以往的事情,但已無法改變了。亦作“追悔不及”。
出處《舊五代史·莊宗本紀八》:“將士經年離隔父母,不取敕旨歸寧,上貽圣憂,追悔何及!”宋·張君房《云笈七簽·慎守訣》:“世上之人,多嗜欲傷生伐命,今古共焉;不早自防,追悔何及?”
例子一旦武王失恃,那時被擒,身弒國亡,遺機萬世,追悔何及。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十一回
基礎信息
拼音zhuī huǐ hé jí
注音ㄓㄨㄟ ㄏㄨㄟˇ ㄏㄜˊ ㄐ一ˊ
感情追悔何及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追悔無及、追悔不及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疚心疾首(意思解釋)
- 春風化雨(意思解釋)
- 旁若無人(意思解釋)
- 畏縮不前(意思解釋)
- 婦人醇酒(意思解釋)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釋)
- 雄心壯志(意思解釋)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釋)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釋)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釋)
- 婆婆媽媽(意思解釋)
- 十惡不赦(意思解釋)
- 鉆木取火(意思解釋)
- 戰天斗地(意思解釋)
- 對頭(意思解釋)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釋)
- 沖鋒陷陣(意思解釋)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意思解釋)
- 刻不容緩(意思解釋)
- 立地書櫥(意思解釋)
- 粉墨登場(意思解釋)
- 手不釋書(意思解釋)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釋)
- 從天而降(意思解釋)
- 不寧唯是(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釋)
- 洗耳恭聽(意思解釋)
※ 追悔何及的意思解釋、追悔何及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禍亂滔天 | 形容災禍、戰亂極其嚴重,天下動蕩不安。 |
輕而易舉 | 輕:輕松;舉:向上托。很輕松很容易地舉起來。形容做事情毫不費力。 |
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 |
憂喜交集 | |
過五關, 六將 |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
說雨談云 | 雨、云:男女歡合。談論男女歡合之事。 |
回光反照 | 指日落時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時發亮。比喻人 前精神突然興奮。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短暫興旺。 |
生龍活虎 |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
男女授受不親 | 授:給予;受:接受;親:親自接觸。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暮史朝經 | 經:指儒家經典。晚上讀史書,早晨讀經書。形容勤奮好學。 |
遺形藏志 | 超脫形骸,舍棄心性,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喟然長嘆 | 喟然:嘆氣的樣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 |
鴻鵠將至 | 鴻鵠:天鵝。指學習不專心。現表示將有所得。 |
簡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點。簡單明了;抓住要點。 |
仁義道德 |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離家去當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不到黃河心不 |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 心。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大開方便之門 | 給予極大的方便。 |
道山學海 | 道、學:學問。學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識淵博。 |
令人作嘔 | 嘔:想吐;惡心。形容使人厭惡。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
女生外向 | 向:朝著,引申為偏愛。女子成人總要結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縱橫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
閑情逸致 |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