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日可俟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日:可以指出的日期。為期不遠,不久就可以實現。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九山王》:“由是九山王之名大噪。加翁為護國大將軍。高臥山巢,公然自負,以為黃袍之加,指日可俟矣。”
基礎信息
拼音zhǐ rì kě sì
注音ㄓˇ ㄖˋ ㄎㄜˇ ㄙˋ
感情指日可俟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為期不遠。
近義詞指日可待、指日而待
反義詞遙遙無期
俄語остáлись считанные дни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杯酒釋兵權(意思解釋)
- 百川歸海(意思解釋)
- 舉世混濁(意思解釋)
- 南轅北轍(意思解釋)
- 斷斷續續(意思解釋)
- 陳言務去(意思解釋)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釋)
- 惹事生非(意思解釋)
- 之 靡二(意思解釋)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釋)
- 敲詐勒索(意思解釋)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釋)
- 走南闖北(意思解釋)
- 鬼頭鬼腦(意思解釋)
- 懸石程書(意思解釋)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釋)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釋)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釋)
- 忙不擇價(意思解釋)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釋)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釋)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解釋)
- 笑貌聲音(意思解釋)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釋)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意思解釋)
- 足不出門(意思解釋)
- 茍合取容(意思解釋)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意思解釋)
※ 指日可俟的意思解釋、指日可俟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轍鮒之急 | 轍鮒:陷在干涸車轍中的鯽魚。比喻因厄迫身。 |
無妄之災 | 無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災禍或平白無故受到的損害、牽連。 |
不驕不躁 | 驕:驕傲;躁:急躁。不驕傲;不急躁。 |
起兵動眾 | 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
舉賢任能 |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
百戰百勝 | 打一百次仗;勝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戰;所向無敵。 |
營私舞弊 | 營:謀求;舞:玩弄;弊:壞事。為了謀求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違法亂紀。 |
扶搖直上 | 扶搖: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乘著大旋風之勢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 |
讜言直聲 | 讜言:公正的言論;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氣壯的言論。 |
目不斜視 | 眼睛不往旁邊看。形容目光莊重;神情嚴肅。 |
公才公望 | 才:才識;望:名望。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 |
專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拔茅連茹 | 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生公說法 |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
地大物博 | 地域遼闊;物產豐富。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散帶衡門 |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 |
清風勁節 | 喻人品純潔,節操堅貞。 |
無影無蹤 | 蹤:蹤跡。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過門不入 | 經過家門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職守,公而忘私。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鑠金:熔化金屬;積毀:積累的毀謗;銷骨:熔化骨頭。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 地。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 |
驕傲自滿 | 自高自大;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 |
華不再揚 | 已開過的花,在一年里不會再開。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最好是避開。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臨危授命 |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 |
罵罵咧咧 |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