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逸日休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不費心機,反而越來越好。
出處《尚書·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
例子明·李贄《答耿中丞書》:“是非真能不見一絲作偽之跡,而自享心逸日休之效者歟!”
基礎信息
拼音xīn yì rì xiū
注音ㄒ一ㄣ 一ˋ ㄖˋ ㄒ一ㄡ
感情心逸日休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反義詞心勞日拙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人不眨眼(意思解釋)
- 恨鐵不成鋼(意思解釋)
- 從俗就簡(意思解釋)
- 費盡心思(意思解釋)
- 回心轉意(意思解釋)
- 鐵郭金城(意思解釋)
- 舉世混濁(意思解釋)
- 學而時習之(意思解釋)
- 兵荒馬亂(意思解釋)
- 愛才如渴(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意思解釋)
- 十全大補(意思解釋)
- 到此為止(意思解釋)
- 化鴟為鳳(意思解釋)
- 進道若退(意思解釋)
- 前腳后腳(意思解釋)
- 隳肝瀝膽(意思解釋)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釋)
- 雞胸龜背(意思解釋)
- 祖傳秘方(意思解釋)
- 經史百子(意思解釋)
- 通今達古(意思解釋)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釋)
- 撥亂濟危(意思解釋)
- 歲寒三友(意思解釋)
- 暴露無遺(意思解釋)
- 天相吉人(意思解釋)
- 罵罵咧咧(意思解釋)
※ 心逸日休的意思解釋、心逸日休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十全十美 | 十分完美;毫無欠缺。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機;劫:搶劫。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人家的東西。比喻趁別人處在危難時刻從中撈一把或趁機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褒善貶惡 | 對好人好事加以贊揚;對壞人壞事加以斥責。指分清善惡,提出公正的評價。 |
紫陌紅塵 | 紫陌:京城的道路;紅塵:塵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熱鬧,塵土飛揚。形容京城繁華或比喻虛幻的榮華。 |
材輕德薄 | 指才德疏淺。有時用為謙詞。 |
高步闊視 | 同“高視闊步”。 |
鬼瞰其室 | 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將禍害其滿盈之志。 |
推三阻四 |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
之 靡二 | 同“之 靡它”。 |
親上成親 | 謂原是親戚,又再結姻親。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預: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
民不畏 | 畏:懼怕。人民不怕 。形容不怕 的氣慨。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
鐵樹開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鐵樹:也叫蘇錢;常綠喬木;好多年才開一次花。 |
罪上加罪 | 指罪惡更為嚴重。 |
不開口 | 至 也不說話。指緘口不言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
生拉硬扯 |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強別人聽從自己。 |
家無儋石 | 十斗為一石,兩石為一儋。形容家里沒有存糧。比喻家境困難。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 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聰明才智 | 聰明:耳聰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知往鑒今 |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
散言碎語 | 猶言閑言碎語。 |
故態復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撥亂濟危 | 平定亂世,救濟危難。亦作“撥亂濟時”。 |
薪盡火滅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滅了。比喻 亡。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語助詞;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仰望著高山,效法著大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