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賢讓能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推:舉薦;讓:謙讓。舉薦賢人,讓位于能者。
出處《尚書·周官》:“推賢讓能,庶官乃和。”
例子在朝之士相讓于上,草廬之人咸皆化之,推賢讓能之風從此生矣。(《晉書 劉寔傳》)
基礎信息
拼音tuī xián ràng néng
注音ㄊㄨㄟ ㄒ一ㄢˊ ㄖㄤˋ ㄋㄥˊ
繁體推賢讓能
感情推賢讓能是褒義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讓賢。
近義詞推賢遜能
反義詞尸位素餐
英語cede to the worthy and yield to the abl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風言影語(意思解釋)
- 豆萁燃豆(意思解釋)
- 徑情直遂(意思解釋)
- 大名鼎鼎(意思解釋)
- 食不充口(意思解釋)
- 力所能及(意思解釋)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釋)
- 患難與共(意思解釋)
- 舉重若輕(意思解釋)
- 玩世不恭(意思解釋)
- 當機立斷(意思解釋)
- 空口無憑(意思解釋)
- 安步當車(意思解釋)
- 穩操勝券(意思解釋)
- 敲詐勒索(意思解釋)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釋)
- 塵外孤標(意思解釋)
- 抱恨黃泉(意思解釋)
- 婆婆媽媽(意思解釋)
- 欺善怕惡(意思解釋)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意思解釋)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意思解釋)
- 令人作嘔(意思解釋)
- 離奇古怪(意思解釋)
- 散帶衡門(意思解釋)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釋)
- 切樹倒根(意思解釋)
- 取之不盡(意思解釋)
※ 推賢讓能的意思解釋、推賢讓能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芒刺在背 | 芒刺:谷類殼上的細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形容心中惶恐不安、坐臥不寧。 |
眼空一世 | 整個時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
老奸巨猾 | 老:很;極;奸:奸詐;巨:大;極;猾:狡猾。形容閱歷深而手段極其奸詐狡猾的人。 |
百川歸海 |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終都流入大海。比喻眾望所歸或大勢所趨。也比喻許多事物由分散而匯集到一處。 |
四書五經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
德容言功 | 見“德言容功”。 |
頓挫抑揚 |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停頓轉折,和諧而有節奏。 |
百戰百勝 | 打一百次仗;勝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戰;所向無敵。 |
十全大補 | 藥名。含有十種名貴的滋補藥物。比喻某項方案或方法對事情有巨大補益。 |
路無拾遺 | 見“路不拾遺”。 |
視 如歸 | 把 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不怕犧牲生命。 |
經緯天地 | 經:絲織品的直線;緯:絲織品的橫線。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經營天下,治理國政。 |
妻兒老少 | 見“妻兒老小”。 |
懸石程書 | 形容勤于政事。 |
婆婆媽媽 | 形容人動作瑣細,言語羅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胡子拉碴 | 形容滿臉胡子零亂不齊的樣子。 |
舞刀躍馬 | 揮舞刀槍,縱躍戰馬。比喻奮勇作戰。 |
充耳不聞 | 充:塞住;聞:聽。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 |
故態復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 |
精明強干 | 精細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遲鈍;漠不關心。 |
馳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靈。 |
表面文章 | 比喻浮夸或不切實際,敷衍塞責的做法。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變化。 |
去住兩難 | 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為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