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發冢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偽君子作風。
出處先秦 莊周《莊子 外物》:“儒以詩禮發冢。”
例子清·高珩《<聊齋志異>序》:“不止詩書發冢,《周官》資篡而已。”
基礎信息
拼音shī shū fà zhǒng
注音ㄕ ㄕㄨ ㄈㄚˋ ㄓㄨㄥˇ
繁體詩書發塚
感情詩書發冢是貶義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詩禮發冢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期頤之壽(意思解釋)
- 付之一炬(意思解釋)
- 令人神往(意思解釋)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意思解釋)
- 二八佳人(意思解釋)
- 三人行,必有我師(意思解釋)
- 三長兩短(意思解釋)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釋)
- 之 靡二(意思解釋)
- 白發蒼蒼(意思解釋)
- 經緯天地(意思解釋)
- 黃雀銜環(意思解釋)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釋)
- 倒裳索領(意思解釋)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釋)
- 之子于歸(意思解釋)
- 羊質虎皮(意思解釋)
- 叫苦連天(意思解釋)
- 裊裊婷婷(意思解釋)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釋)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釋)
- 偶語棄市(意思解釋)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釋)
- 老牛舐犢(意思解釋)
- 無所畏懼(意思解釋)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釋)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釋)
- 聲馳千里(意思解釋)
※ 詩書發冢的意思解釋、詩書發冢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致遠恐泥 | 致遠:到達遠方,比喻委以重任;泥:阻滯拘泥,難行。恐怕妨礙實現遠大目標。比喻小技無補于大業。 |
顛沛流離 | 顛沛:遭受挫折或困難;流離:離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處奔波流浪。 |
狐 首丘 | 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 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
盲人說象 | 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進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節。指重視根本、主要的東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故步不離 | 故步:舊的步法。比喻因循守舊,安于現狀,不求上進。 |
夫唱婦隨 | 唱:原為“倡”;即倡議;提出某種意見。丈夫說什么;妻子也跟著說什么。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形容夫妻和睦。 |
流離顛沛 | 由于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
時易世變 | 時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 |
經緯天下 | 經,緯:治理。指治理國家。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
困而不學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吉光: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毛皮為裘;入水數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 |
大開方便之門 | 給予極大的方便。 |
不開口 | 至 也不說話。指緘口不言 |
倒裳索領 | 索:搜尋、尋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 |
風虎云龍 | 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
似是而非 | 是:對;正確;非:不對;錯誤。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指表面上相似;實際上不一樣。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現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雞口牛后 |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狂風暴雨 | 大風大雨。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 |
駕輕就熟 | 駕:趕馬車;輕:指輕便的車;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駕著輕便的車走熟悉的路。比喻辦熟悉的事很容易。 |
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
縱橫四海 | 縱橫:奔馳無阻。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比喻無敵于世。 |
豁然開朗 | 豁然:開闊敞亮的樣子;開朗:地方開闊;光線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現了開闊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心情十分舒暢。 |
他山之石 | 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錯誤的外力。 |
甘拜下風 |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認不如對方;表示真心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