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儆百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儆:警戒。處 一個人;借以警戒許多人。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尹翁歸傳》:“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
例子如果遇到抗拒,就 一儆百。(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
基礎信息
拼音shā yī jǐng bǎi
注音ㄕㄚ 一 ㄐ一ㄥˇ ㄅㄞˇ
繁體殺一儆百
正音“儆”,不能讀作“jìng”。
感情 一儆百是褒義詞。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辨形“儆”,不能寫作“敬”。
辨析 一儆百和“ 雞嚇猴”都含有“懲罰一個而告誡其它”的意思。但“ 雞嚇猴”所警誡的可以是一個或許多人;而 一儆百所警誡的是許多人。
謎語 頭
近義詞懲前毖后、 雞儆猴
反義詞既往不咎、寬大為懷
英語kill one as a warning to all
俄語Казнь одногó предостережёт сóтню
日語一罰百戒 (いちばつひゃっかい)
德語einen hinrichten,um Hunderte abzuschrecken(an jm ein Exempel statuieren)
法語mettre à mort un homme pour en avertir cent(punir à titre d'exempl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不辱使命(意思解釋)
- 要面子(意思解釋)
- 裾馬襟牛(意思解釋)
- 簞瓢屢空(意思解釋)
- 疑鄰盜斧(意思解釋)
- 棟梁之材(意思解釋)
- 天之驕子(意思解釋)
- 今來古往(意思解釋)
- 花拳繡腿(意思解釋)
- 萬馬奔騰(意思解釋)
- 東扶西倒(意思解釋)
- 信以為真(意思解釋)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釋)
- 孝子賢孫(意思解釋)
- 沖鋒陷陣(意思解釋)
- 共商國是(意思解釋)
- 嘰嘰喳喳(意思解釋)
- 室邇人遙(意思解釋)
- 口墜天花(意思解釋)
- 學而優則仕(意思解釋)
- 綿里藏針(意思解釋)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釋)
- 性命攸關(意思解釋)
- 逢人說項(意思解釋)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意思解釋)
- 滿天飛(意思解釋)
- 角巾東路(意思解釋)
- 經緯萬端(意思解釋)
※ 一儆百的意思解釋、 一儆百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昂首伸眉 | 伸:揚。抬頭揚眉。形容意氣昂揚的樣子。 |
居功自滿 | 居功:自恃有功;滿:滿足。自以為有功勞而驕傲自大。 |
高屋建瓴 | 建:倒水,潑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遏。 |
庖丁解牛 | 庖丁:廚師。廚師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律的人;技術純熟神妙;做事得心應手。 |
營私舞弊 | 營:謀求;舞:玩弄;弊:壞事。為了謀求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違法亂紀。 |
結駟連騎 | 隨從、車馬眾多。形容排場闊綽。 |
困而不學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
昂藏七尺 | 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樹欲靜而風不止 | 樹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著。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女生外向 | 向:朝著,引申為偏愛。女子成人總要結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美人遲暮 |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 |
鳳協鸞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鮮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形容鮮血流淌不止。 |
汲汲顧影 | 惶惶然自顧其影,孤苦失望的樣子。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洋洋得意的樣子。 |
一剎那 | 剎那:梵文ksana的音譯。指十分短促的時間。 |
豐功偉績 | 豐:多;偉:大;顯赫。偉大的功勛和成就。 |
色厲內荏 | 色:神色;歷:歷害;內:內心。荏:軟弱;怯懦。形容外表嚴厲強硬;內心怯懦軟弱。 |
主人翁 | 當家作主的人。 |
昏聵無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聵:耳朵聽不清楚。眼花耳聾,沒有能力。比喻頭腦糊涂,沒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望塵靡及 | 見“望塵莫及”。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黃色。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 |
面授機宜 | 面:當面;授:教;傳授;機宜:適應時機的對策、辦法。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 |
大勢所趨 | 大勢:總體局勢;趨:向、往。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 |
五花八門 | 原指五行陣和八門陣。這是古代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 |
阿時趨俗 | 阿:迎合。迎合時尚和世俗。 |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 鮑魚:咸魚;肆:店鋪。如同進入咸魚店,時間一長就聞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環境對人的熏染和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