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瑕忘過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不追究缺點和過錯。
出處《南史·虞寄傳》:“且圣朝棄瑕忘過,寬厚待人,改過自新,咸加敘擢。”
基礎信息
拼音qì xiá wàng guò
注音ㄑ一ˋ ㄒ一ㄚˊ ㄨㄤˋ ㄍㄨㄛˋ
繁體棄瑕忘過
感情棄瑕忘過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于對待缺點。
近義詞不計前嫌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意思解釋)
- 火樹銀花(意思解釋)
- 浪費筆墨(意思解釋)
- 活蹦亂跳(意思解釋)
- 爭先恐后(意思解釋)
- 鳳毛麟角(意思解釋)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釋)
- 理直氣壯(意思解釋)
-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意思解釋)
- 目無全牛(意思解釋)
- 受益匪淺(意思解釋)
- 卑鄙齷齪(意思解釋)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意思解釋)
- 雅俗共賞(意思解釋)
- 慌不擇路(意思解釋)
- 改惡向善(意思解釋)
- 轉彎磨角(意思解釋)
- 大勢所趨(意思解釋)
- 藥石無效(意思解釋)
- 湖海飄零(意思解釋)
- 朝升暮合(意思解釋)
- 小巫見大巫(意思解釋)
- 金蟬脫殼(意思解釋)
- 留戀不舍(意思解釋)
- 濫用職權(意思解釋)
- 國士無雙(意思解釋)
- 懲惡勸善(意思解釋)
- 墨汁未干(意思解釋)
※ 棄瑕忘過的意思解釋、棄瑕忘過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路風塵 | 形容旅途辛苦。 |
慘不忍睹 | 睹:看。情景凄慘;使人不忍看下去。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名士”。舊指冒充風雅的人。 |
刻骨銘心 | 刻:刻劃;銘:在金屬上刻寫。刻在骨頭上;銘刻在心靈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德容言功 | 見“德言容功”。 |
鴻鵠將至 | 鴻鵠:天鵝。指學習不專心。現表示將有所得。 |
止沸益薪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慌里慌張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 |
目不忍見 |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同“目不忍視”。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離家去當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經過。一定要經過的道路。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爭端。 |
隳肝瀝膽 | 隳:毀壞;瀝:液體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誠無比。 |
民不畏 | 畏:懼怕。人民不怕 。形容不怕 的氣慨。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孝子賢孫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泛指有孝行的子孫。 |
量能授官 |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 |
異寶奇珍 | 珍異難得的寶物。 |
通今達古 | 同“通今博古”。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 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身敗名裂 | 地位喪失;名聲敗壞。現在也形容干了壞事;遭到徹底失敗。 |
熱氣騰騰 | 熱氣:溫度高的氣體;騰騰:氣體不斷上升的樣子。原意為熱氣盛大。比喻情緒高漲;氣氛熱烈。 |
故態復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圖窮匕見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窮:盡;匕:匕首;短劍。 |
雞口牛后 |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出師不利 | 師:軍隊。利:順利。出戰不順利。形容事情剛開始,就遭受敗績。 |
福善禍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惡的受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