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馬于唐肆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到空無所有的市集去買馬。比喻求非所求,必無所獲。
出處莊周《莊子 田子方》:“彼已盡矣,而女求之以為有,是求馬于唐肆也。郭象注:“唐肆,非停馬處也。”
例子蘇曼殊《與劉半農書》:“(達吐,)西域術語,或神秘之名,即查泰西字書,不啻求馬于唐肆。”
基礎信息
拼音qiú mǎ yú táng sì
注音ㄑ一ㄡˊ ㄇㄚˇ ㄩˊ ㄊㄤˊ ㄙˋ
繁體裘馬于唐肆
感情求馬于唐肆是貶義詞。
用法復句式;作謂語;形容白費功夫。
近義詞緣木求魚、求馬唐肆、求馬于唐市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戶限為穿(意思解釋)
- 膽如斗大(意思解釋)
- 勞民傷財(意思解釋)
- 天之驕子(意思解釋)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意思解釋)
- 視微知著(意思解釋)
- 經緯天下(意思解釋)
- 知其不可而為之(意思解釋)
- 百無一是(意思解釋)
- 困而不學(意思解釋)
- 進讒害賢(意思解釋)
- 沖鋒陷陣(意思解釋)
- 學而優則仕(意思解釋)
- 散帶衡門(意思解釋)
- 盡誠竭節(意思解釋)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釋)
- 歐風美雨(意思解釋)
- 轉彎磨角(意思解釋)
- 揮戈反日(意思解釋)
- 孤注一擲(意思解釋)
- 經國之才(意思解釋)
- 金蟬脫殼(意思解釋)
- 過五關 六將(意思解釋)
- 解甲歸田(意思解釋)
- 指手畫腳(意思解釋)
- 美食甘寢(意思解釋)
- 微故細過(意思解釋)
- 惡作劇(意思解釋)
※ 求馬于唐肆的意思解釋、求馬于唐肆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遲疑不決 | 猶豫疑惑,不能決定。 |
從俗浮沉 | 順著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 |
失魂喪膽 | 形容極度恐慌。 |
超俗絕世 | 謂超出世俗,無人可比。 |
苦思冥想 | 絞盡腦汁,深沉地思索。 |
主憂臣勞 | 憂:憂患。君主有了憂患,臣下就要為他效力。 |
不三不四 | 不像這也不像那。即不像樣子;不倫不類。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 |
云天霧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經緯天下 | 經,緯:治理。指治理國家。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形容自己做壞事;自己受害。 |
歸馬放牛 |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
吃不了兜著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 |
前腳后腳 | 比喻緊跟著。 |
隳肝瀝膽 | 隳:毀壞;瀝:液體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誠無比。 |
民不畏 | 畏:懼怕。人民不怕 。形容不怕 的氣慨。 |
進銳退速 | 銳:迅速。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 |
春冰虎尾 | 踩著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
經緯天地 | 經:絲織品的直線;緯:絲織品的橫線。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經營天下,治理國政。 |
妻兒老少 | 見“妻兒老小”。 |
穢德垢行 |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黃耳傳書 |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 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天下第一 |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 |
身敗名裂 | 地位喪失;名聲敗壞。現在也形容干了壞事;遭到徹底失敗。 |
子繼父業 |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 |
前仆后繼 | 仆:倒下;繼: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 |
敗德辱行 | 敗壞道德和操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