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而起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案:幾案;桌子。拍著桌子憤然而立。形容極度憤怒。有時也形容對反動勢力的不屈服。
出處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46回:“半氏大怒,拍案而起。”
例子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毛澤東《別了,司徒雷登》)
基礎(chǔ)信息
拼音pāi àn ér qǐ
注音ㄆㄞ ㄢˋ ㄦˊ ㄑ一ˇ
正音“而”,不能讀作“ěr”。
感情拍案而起是中性詞。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形容非常憤慨。
辨形“案”,不能寫作“按”。
近義詞義憤填膺、忿然作色
反義詞心平氣和、悠然自得、泰然處之
英語pound the table and stand up
俄語ударить по столу от возмущения и подняться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物阜民安(意思解釋)
- 支支吾吾(意思解釋)
- 泥牛入海(意思解釋)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意思解釋)
- 形影相顧(意思解釋)
- 舉世混濁(意思解釋)
- 溝滿壕平(意思解釋)
- 活蹦亂跳(意思解釋)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釋)
- 無時無刻(意思解釋)
- 敏而好學(意思解釋)
- 來蹤去跡(意思解釋)
- 饑腸轆轆(意思解釋)
- 驚心動魄(意思解釋)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釋)
- 漚沫槿艷(意思解釋)
- 過而能改(意思解釋)
- 一寸光陰一寸金(意思解釋)
- 海底撈月(意思解釋)
- 走南闖北(意思解釋)
- 酒能亂性(意思解釋)
- 狹路相逢(意思解釋)
- 定國安邦(意思解釋)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釋)
- 安閑自得(意思解釋)
- 依樣畫葫蘆(意思解釋)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釋)
- 黃鐘毀棄(意思解釋)
※ 拍案而起的意思解釋、拍案而起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學貫中西 | 形容中文、外語都十分好。 |
一軌同風 | 車軌相同,風俗一致。比喻國家統(tǒng)一。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機;劫:搶劫。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人家的東西。比喻趁別人處在危難時刻從中撈一把或趁機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學以致用 |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致:使達到;用:實際應用。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名士”。舊指冒充風雅的人。 |
野心勃勃 |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盤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野心很大。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nèi)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jié)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
想望豐采 | 見“想望風采”。 |
有約在先 | 已經(jīng)約定好了。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草菅人命 | 菅:一種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雜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樣輕賤;隨意加以摧殘。指反動統(tǒng)治者濫施淫威;任意殘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神出鬼入 | 出:出現(xiàn)。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形容出沒無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 |
止于至善 |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
歸十歸一 | 謂有條有理。 |
雄心壯志 |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
氣象萬千 | 氣象:景象;萬千:泛指極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繚亂,心神迷亂。 |
經(jīng)緯天地 | 經(jīng):絲織品的直線;緯:絲織品的橫線。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經(jīng)營天下,治理國政。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興前業(yè);裕后:恩澤流傳及子孫。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績顯著。 |
事與愿違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目無全牛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
舉止嫻雅 | 嫻: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態(tài)和風度嫻靜文雅。 |
公子哥兒 |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yè)的子弟。 |
胡支扯葉 | 見“胡枝扯葉”。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運籌帷幄 | 運籌:籌劃;策劃。帷幄:軍中營帳。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zhàn)的方法策略。 |
天網(wǎng)恢恢 |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 |
通時合變 | 同“通權(quán)達變”。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