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污含垢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納:接受;垢:污穢。包藏容納污穢的東西。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五年》:“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例子清·馮桂芬《上制洋器議》:“日本蕞爾小國爾,尚知發奮為雄。獨我大國,將納污含垢以終古哉!”
基礎信息
拼音nà wū hán gòu
注音ㄋㄚˋ ㄨ ㄏㄢˊ ㄍㄡˋ
繁體納汙含垢
感情納污含垢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納污藏垢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甕中之鱉(意思解釋)
- 鼠憑社貴(意思解釋)
- 物腐蟲生(意思解釋)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釋)
- 來蹤去跡(意思解釋)
- 皮開肉綻(意思解釋)
- 化鴟為鳳(意思解釋)
- 吃不了兜著走(意思解釋)
- 視 如歸(意思解釋)
- 塵外孤標(意思解釋)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意思解釋)
- 倒裳索領(意思解釋)
- 奇貨可居(意思解釋)
- 珍樓寶屋(意思解釋)
- 讀書種子(意思解釋)
- 牛郎織女(意思解釋)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釋)
- 公子哥兒(意思解釋)
- 從天而降(意思解釋)
- 妙語連珠(意思解釋)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釋)
- 坐以待斃(意思解釋)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釋)
- 前赴后繼(意思解釋)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釋)
- 繁榮富強(意思解釋)
- 鳳友鸞交(意思解釋)
- 聲馳千里(意思解釋)
※ 納污含垢的意思解釋、納污含垢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此一時彼一時 | 指時間不同,情況亦異,不能相提并論。 |
見風是雨 | 比喻只看到一點跡象,就輕率地信以為真 |
難言之隱 | 言:說;隱:隱衷;隱情;藏在內心深處的事。難以說出口的隱衷。 |
付之一炬 | 付:交給;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給它一把火燒光。指用火燒毀。 |
肝膽欲碎 | 欲:將要。肝和膽將要破碎了。形容極度悲痛或非常生氣。 |
口快心直 | 有啥說啥;想啥說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語言明快。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
角巾素服 |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常與“人不可貌相”連用;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狀來測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來。 |
進讒害賢 | 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
比眾不同 | 與大家相比,大不一樣。 |
賢母良妻 | 見“賢妻良母”。 |
時不我待 |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 路;自取滅亡。 |
萬變不離其宗 | 宗:宗旨、目的。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其本質或目的不變。 |
悲不自勝 | 勝:經受得住。悲傷得使自己經受不住了。形容傷感至極;情難自禁。 |
窮愁潦倒 | 窮愁:窮困愁傷。潦倒:頹喪,失意。形容貧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樣子。亦作“羈愁潦倒”、“潦倒窮愁”。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無本買賣。 |
發人深思 | 深:無限,沒有窮盡。啟發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尋味。 |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 鮑魚:咸魚;肆:店鋪。如同進入咸魚店,時間一長就聞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環境對人的熏染和影響。 |
恩重如山 | 恩情像高山一樣厚重;形容恩義極為深重。 |
寒木春華 | 寒木不凋,春華吐艷。比喻各具特色。 |
勢不可為 | 為:做,干。大勢已去,無能為力。 |
報讎雪恨 | 報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參見“報仇雪恨”。 |
英雄所見略同 | 所見:所見到的,指見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見解基本相同同。這是對意見相同的雙方表示贊美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