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之與京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莫:沒有什么,沒有誰。京:大,高。大得沒有什么可與之相比。形容首屈一指,無與倫比。亦作“大莫與京”。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與京。”
例子龔自珍《<阮尚書年譜>第一序》:“偉哉絕業,莫之與京已。”
基礎信息
拼音mò zhī yǔ jīng
注音ㄇㄛˋ ㄓ ㄩˇ ㄐ一ㄥ
繁體莫之與京
感情莫之與京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用于書面語。
英語without a parallel(without equal)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怪誕不經(意思解釋)
- 入吾彀中(意思解釋)
- 甕中之鱉(意思解釋)
- 信及豚魚(意思解釋)
- 弦外之響(意思解釋)
- 躡手躡腳(意思解釋)
- 廢書而嘆(意思解釋)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釋)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釋)
- 魚 網破(意思解釋)
- 光前啟后(意思解釋)
- 繪聲繪影(意思解釋)
- 不開口(意思解釋)
- 眾建賢才(意思解釋)
- 兵微將寡(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通今達古(意思解釋)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釋)
- 運籌帷幄(意思解釋)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釋)
- 汲汲顧影(意思解釋)
- 草滿囹圄(意思解釋)
- 萬變不離其宗(意思解釋)
- 進進出出(意思解釋)
- 陰陽怪氣(意思解釋)
- 哀兵必勝(意思解釋)
- 望塵靡及(意思解釋)
- 小巫見大巫(意思解釋)
※ 莫之與京的意思解釋、莫之與京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混淆是非 | 把對的說成錯的;把錯的說成對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亂;使是非不清。 |
喜笑顏開 | 顏:臉色;開:舒展;開朗。形容心里高興;滿面笑容。 |
名山大川 |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結;隨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青山綠水 | 泛稱美好山河。 |
默不做聲 | 默:沉默。沉默不說一句話 |
命中注定 | 命:命運;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預先決定。舊時迷信說法;指命運早已決定了。 |
一擁而上 | 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 |
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空費詞說 | 說的話別人不聽,等于白說。 |
止沸益薪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安步當車 | 安:安詳從容;不慌不忙。步:步行;當: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權當是乘車。又借指人能安于貧賤自行其樂。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一寸光陰:指日影移動一寸;形容很短的時間。形容時間的寶貴。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大張旗鼓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 |
分路揚鑣 | 揚鑣:指驅馬前進。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陽春白雪 | 陽春;白雪: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后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
國無寧日 | 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 |
風虎云龍 | 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
黑天半夜 | 指深更半夜。 |
立竿見影 |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見功效。 |
短壽促命 | 短命早 ,要命。 |
子繼父業 |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 |
雙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 |
前仆后繼 | 仆:倒下;繼: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 |
坐懷不亂 |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沒有發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