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詩韓筆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孟郊的詩,韓愈的文筆。指詩文佳作。
出處唐·趙璘《因話錄》第三卷:“韓文公與孟東野友善,韓公文至高,孟子長五言,時號孟詩韓筆。”
基礎信息
拼音mèng shī hán bǐ
注音ㄇㄥˋ ㄕ ㄏㄢˊ ㄅ一ˇ
繁體孟詩韓筆
感情孟詩韓筆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稱贊文章等。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日甚一日(意思解釋)
- 訓練有素(意思解釋)
- 明若觀火(意思解釋)
- 高屋建瓴(意思解釋)
- 靡所底止(意思解釋)
- 盲人說象(意思解釋)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意思解釋)
- 逢人只說三分話(意思解釋)
- 不分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雞取卵(意思解釋)
- 肝膽欲碎(意思解釋)
- 萬無一失(意思解釋)
- 囊螢照雪(意思解釋)
- 塵外孤標(意思解釋)
- 狹路相逢(意思解釋)
- 孝子賢孫(意思解釋)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釋)
- 舉世無敵(意思解釋)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意思解釋)
- 馬牛其風(意思解釋)
- 之子于歸(意思解釋)
- 時不我待(意思解釋)
- 知往鑒今(意思解釋)
- 穩如泰山(意思解釋)
- 快人快語(意思解釋)
- 坐懷不亂(意思解釋)
- 敗德辱行(意思解釋)
- 當頭棒喝(意思解釋)
※ 孟詩韓筆的意思解釋、孟詩韓筆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流言蜚語 | 毫無根據的話;多指背后議論、誣蔑或挑撥離間的壞話。 |
林下風致 | 同“林下風氣”。 |
眾多非一 | 指類別甚多,不止一種。 |
不驕不躁 | 驕:驕傲;躁:急躁。不驕傲;不急躁。 |
要面子 | 指特別愛惜自己的顏面。 |
溝滿壕平 | 形容飽滿。 |
長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
堂堂一表 | 形容身材魁偉,相貌出眾。 |
當機立斷 | 面臨緊急關頭;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當:面臨;斷:決斷。 |
白日見鬼 | 大白天見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閑、冷落。現多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 |
舉善薦賢 | 賢:胡才能,有道德的。保舉推薦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達的大都會、大城市。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暴取豪奪 | 豪:強橫。用暴力劫奪。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一寸光陰:指日影移動一寸;形容很短的時間。形容時間的寶貴。 |
火燭銀花 | 猶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
自命不凡 |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三三兩兩 |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形容人數不多。 |
指手劃腳 | 用手指;用腳劃。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也比喻瞎指揮;亂加評論指責。 |
敢不承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各行各業 |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 |
一竅不通 | 竅:洞;這里指心竅。一竅都不是貫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閉塞、愚鈍。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將:統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
子繼父業 |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無窮無盡 | 窮、盡:完。沒有盡頭;沒有限度。 |
華不再揚 | 已開過的花,在一年里不會再開。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