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以身免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沒有被 或只身逃出了險境。
出處戰國 樂毅《報遺燕惠王書》:“齊王逃遁走莒,僅以身免。”
例子宋·王禹偁《賀勝捷表》:“渠魁遁逃,僅以身免,賊氣大沮,人心已離。”
基礎信息
拼音jǐn yǐ shēn miǎn
注音ㄐ一ㄣˇ 一ˇ ㄕㄣ ㄇ一ㄢˇ
繁體僅以身免
感情僅以身免是中性詞。
用法緊縮式;作分句;指除了生命以外其它都損失了。
英語escape by a hairbreadth(escape with one's bare body)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冷若冰霜(意思解釋)
- 枝對葉比(意思解釋)
- 堂堂一表(意思解釋)
- 臭名遠揚(意思解釋)
- 學而時習之(意思解釋)
- 簡明扼要(意思解釋)
- 吃不了兜著走(意思解釋)
- 國泰民安(意思解釋)
- 飯囊酒甕(意思解釋)
- 孝子賢孫(意思解釋)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釋)
- 國無寧日(意思解釋)
- 滿園春色(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斷織勸學(意思解釋)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意思解釋)
- 聰明才智(意思解釋)
- 念茲在茲(意思解釋)
- 汲汲顧影(意思解釋)
- 引領翹首(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哀兵必勝(意思解釋)
- 甘拜下風(意思解釋)
- 驚心悼膽(意思解釋)
- 小巫見大巫(意思解釋)
- 踵趾相接(意思解釋)
- 冠履倒易(意思解釋)
- 二缶鐘惑(意思解釋)
※ 僅以身免的意思解釋、僅以身免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初出茅廬 | 茅廬:草屋。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接受邀請;就任軍師;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立下了戰功。后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缺乏經驗。 |
堅強不屈 | 屈:屈服。堅韌、剛毅,毫不屈服。 |
落葉歸根 | 樹葉落到樹根旁。比喻事物有一定的歸宿。多指客居異鄉的人;最終還是要回歸本鄉本土。 |
酒囊飯袋 | 囊:口袋。裝酒裝飯的口袋。喻指只會喝酒吃飯而毫無能力的人。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時刻《史記》等24部史書。比喻情況復雜,頭緒繁多,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 |
四書五經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
無時無刻 | 時、刻:時間;時候。沒有一時一刻。 |
肝膽欲碎 | 欲:將要。肝和膽將要破碎了。形容極度悲痛或非常生氣。 |
空口無憑 | 憑:憑證。只是嘴說;沒有憑證。指不足為據。 |
不得而知 | 得:能夠。無從知道。 |
雄心壯志 |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
令人滿意 |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 |
進讒害賢 | 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
通俗易懂 |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
將功折罪 | 將:拿;用;折:抵償。用功勞來抵償罪過。 |
羊質虎皮 | 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
歐風美雨 |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 |
束身受命 | 束身:約束自身,不放縱。比喻投案。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聽從命令。 |
人盡其才 |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盡:全部用出。 |
光怪陸離 | 光怪:奇異的光彩;陸離:色彩繁雜。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 |
流風馀俗 | 遺留的風氣、習俗。 |
識時務者為俊杰 |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是聰明能干的人。認清時代潮流勢,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 |
牛頭不對馬嘴 |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
角巾東路 | 《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琇書曰:‘既定邊事,當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意謂辭官退隱,登東歸之路。后用以為歸隱的典故。 |
奇技淫巧 | 指新奇的技藝和作品。 |
馬龍車水 | 馬象游龍,車象流水。形容車馬往來不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