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聲擲地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擲地作金石之聲。形容語言文字鏗鏘有力。
出處《晉書·孫綽傳》:“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
例子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賓白》:“能以作四六平仄之法,用于賓白之中,則字字鏗鏘,人人樂聽,有‘金聲擲地’之評矣。”
基礎信息
拼音jīn shēng zhì dì
注音ㄐ一ㄣ ㄕㄥ ㄓˋ ㄉ一ˋ
繁體金聲擲地
感情金聲擲地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物美價廉(意思解釋)
- 首身分離(意思解釋)
- 眾喣山動(意思解釋)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釋)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釋)
- 隳肝瀝膽(意思解釋)
- 倦鳥知還(意思解釋)
- 風和日麗(意思解釋)
- 穢德垢行(意思解釋)
- 分門別類(意思解釋)
- 愛毛反裘(意思解釋)
- 樂以忘憂(意思解釋)
- 飛蛾撲火(意思解釋)
- 雞口牛后(意思解釋)
- 似曾相識(意思解釋)
- 撥亂濟危(意思解釋)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釋)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釋)
- 無所畏懼(意思解釋)
- 忠果正直(意思解釋)
- 振聾發聵(意思解釋)
- 無惡不作(意思解釋)
- 十八層地獄(意思解釋)
- 冠履倒易(意思解釋)
- 近在咫尺(意思解釋)
- 來因去果(意思解釋)
- 同功一體(意思解釋)
- 泣不成聲(意思解釋)
※ 金聲擲地的意思解釋、金聲擲地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雙鳧一雁 | 漢蘇武出使匈奴被羈,歸國時留別李陵的詩中有“雙鳧俱北飛,一雁獨南翔”之句。后以“雙鳧一雁”為感傷離別之詞。 |
草偃風從 | 見“風行草偃”。 |
屈指可數 | 扳著手指就可以數清楚。 |
故家喬木 | ①謂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眾。②喻指鄉賢。 |
鍥而不舍 | 鍥: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 |
掃地出門 | 原指把一切雜物都掃出門去;室內干干凈凈;不留任何東西。后比喻全部家產都被處理;連人也被趕出家門。 |
防患于未然 | 患:災禍;未然:沒有這樣,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禍害于尚未發生之前。 |
荒淫無恥 | 荒淫:貪酒好色。生活糜爛;不知羞恥。 |
將功補過 | 將:拿;補:補償。用功勞補償過錯。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 |
鴻鵠將至 | 鴻鵠:天鵝。指學習不專心。現表示將有所得。 |
列風淫雨 | 列:烈;淫:過量。本指狂風暴雨。后比喻錯別字連篇。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話就說。直:直爽。 |
餓虎吞羊 |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經緯天下 | 經,緯:治理。指治理國家。 |
喔咿儒睨 | 儒睨:強笑的樣子。形容老著臉皮,強作歡顏。 |
觸目皆是 | 觸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見到的都是。 |
衣錦還鄉 | 衣:穿;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 |
今是昨非 | 現在是對的;過去錯了。 |
狹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量能授官 |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 |
各行各業 |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
戰戰業業 | 戒慎畏懼貌。 |
南征北戰,東蕩西 | 征:征戰;蕩:掃蕩。形容轉戰南北,奮勇 敵。 |
笑貌聲音 | 笑貌:表情;聲音:談吐。指人的言談、態度等。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