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顫肉驚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顫:發抖。形容驚恐萬狀。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7回:“卻說王甫在麥城中,骨顫肉驚。”
基礎信息
拼音gǔ chàn ròu jīng
注音ㄍㄨˇ ㄔㄢˋ ㄖㄡˋ ㄐ一ㄥ
繁體骨顫肉驚
感情骨顫肉驚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狀語;指驚恐。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非同小可(意思解釋)
- 坐薪懸膽(意思解釋)
- 謹小慎微(意思解釋)
- 孤身只影(意思解釋)
- 齊頭并進(意思解釋)
- 習非成是(意思解釋)
- 富貴驕人(意思解釋)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釋)
- 鴻鵠將至(意思解釋)
- 不治之癥(意思解釋)
- 雷霆萬鈞(意思解釋)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釋)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鳳協鸞和(意思解釋)
- 陰陽怪氣(意思解釋)
- 轟轟烈烈(意思解釋)
- 材優干濟(意思解釋)
- 驚心悼膽(意思解釋)
- 一目十行(意思解釋)
- 廣開言路(意思解釋)
- 井中視星(意思解釋)
- 援筆立就(意思解釋)
- 說來話長(意思解釋)
- 不言而喻(意思解釋)
- 大顯神通(意思解釋)
- 徐娘半老,風韻猶存(意思解釋)
- 以身作則(意思解釋)
※ 骨顫肉驚的意思解釋、骨顫肉驚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舉棋若定 | 下棋子好像有預斷。比喻行事沉著果斷。 |
高蹈遠舉 | 意為隱居避世。 |
暈頭轉向 | 暈:頭腦發昏;轉向:辨不清方向。形容頭腦昏亂辨不清方向。 |
羅掘一空 | 羅:用網捕鳥;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糧食。用盡一切辦法,搜括財物殫盡。 |
患難與共 | 患難:危險艱苦的環境;與共:在一起。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 |
斷斷續續 | 不連續的,具有無條理的和不連貫的特性。 |
斗唇合舌 | 猶言耍嘴皮子,賣弄口才。 |
雞取卵 | 了雞取出雞蛋。比喻貪圖眼前的一點好處;而損害長遠的利益。 |
昂首挺胸 |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著頭;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飽滿的樣子。 |
當機立斷 | 面臨緊急關頭;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當:面臨;斷:決斷。 |
春風風人 | 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比喻及時給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幫助。 |
蝶粉蜂黃 | 指古代婦女粉面額黃,妝扮美容。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穩操勝券 | 穩:穩當地;操:拿著;掌握。穩穩地拿著勝利的憑證。比喻有勝利的把握。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鉆木取火 |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靠摩擦取火。 |
無關緊要 | 緊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會影響大局。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從天而降 | 天上掉下來的。 |
時運亨通 | 指時運好,諸事順利。 |
坐以待斃 | 待:等待;斃: 。坐著等 。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 |
風風雨雨 | 刮風下雨,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也作“動人心弦”。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
困獸猶斗 | 困獸:被圍困的野獸;猶:還、仍;斗:搏斗。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 |
服氣吞露 | 服氣:導引之術,即氣功。指修煉道術。 |
踵趾相接 | 謂腳跡相連。形容人數眾多,接連不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