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仃孤苦的成語故事

拼音líng dīng gū kǔ
基本解釋伶仃:孤獨,沒有依靠。孤單困苦,沒有依靠。
出處晉 李密《陳情表》:“伶仃孤苦,至于成立。”
伶仃孤苦的典故
晉武帝統一全國后,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他想啟用西蜀尚書郎李密,就下詔書任命李密為郎中。李密不愿出來做官,就寫《陳情表》上書晉武帝,說自己的祖母形影相吊、孤苦伶仃,待伺候祖母后再出來做官。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伶仃孤苦)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3回:“這是送上門的。你老人家休錯這主意,過這村,就沒這店了。” |
掉舌鼓唇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9回:“妝女的呈嬌獻媚,令人消魂;耍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
門當戶對 |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中卷:“個樣村僧,豈是尋常種草?要得門當戶對,還他景勝人奇。” |
盲人說象 | 元 黃溍《書袁通甫詩后》:“吾儕碌碌,從俗浮沉,與先生相去遠甚,而欲強加評品,正如盲人說象。” |
天涯海角 | 唐 呂巖《絕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見人。” |
臭名遠揚 | 《宋書 劉義真傳》:“案車騎將軍義真,兇惡之性,爰自稚弱,咸陽之酷,臭聲遠播。” |
來蹤去跡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6卷:“陸婆向來也曉得兒子些來蹤去跡,今番 人一事,定有干涉,只是不敢問他,卻也懷著鬼胎。” |
花拳繡腿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69回:“只見張國乾縛得花拳繡腿,戚光祖、戚繼祖兩個教師在后面跟著,走上臺來,兩邊坐定。” |
歸十歸一 | 白誠仁、何紀光《小紅軍》:“你看他,又背紅纓槍又拿手榴彈,收拾得歸十歸一,真像個久經鍛煉的紅軍戰士了。” |
挖空心思 | 清 俞萬春《蕩寇志》:“今此賊挖空心思,用到如許密計,圖我安如泰山之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