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拖沓沓的成語故事

拼音tuō tuō tà tà
基本解釋指衣服松松垮垮,不合體。形容做事拖拉。
出處沈從文《一個傳奇的本事》:“只好放棄了本業,換上套拖拖沓沓舊軍裝,‘投筆從戎’作個后方留守處不足輕重的軍佐。”
暫未找到成語拖拖沓沓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拖拖沓沓)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放牛歸馬 | 《尚書 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盲人說象 | 元 黃溍《書袁通甫詩后》:“吾儕碌碌,從俗浮沉,與先生相去遠甚,而欲強加評品,正如盲人說象。” |
打腫臉充胖子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十章:“打腫臉充胖子,你還知道羞恥不?” |
河魚腹疾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河魚腹疾,奈何?” |
不分青紅皂白 |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覺得這末不分青紅皂白就不大好。” |
肝膽過人 | |
夫唱婦隨 | 《關尹子 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唱,婦者隨。” |
咄咄逼人 | 晉 衛鑠《與釋某書》:“衛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學衛真書,咄咄逼人。” |
東扶西倒 | 宋 楊萬里《過南蕩》詩:“笑 槿籬能耐事,東扶西倒野酴醿。” |
海底撈月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7卷:“先前的兩個轎夫,卻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無蹤,海中撈月,眼見得一個夫人送在別處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