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梁三日的成語故事

拼音rào liáng sān rì
基本解釋繞梁:在房梁間繚繞飄蕩。(余音)環繞屋梁旋轉三天。形容美妙動聽的聲音。
出處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儷,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繞梁三日的典故
傳說古代有個善于唱歌的韓娥路過齊國,錢花完后就只好在雍門賣唱,她的歌喉清脆圓潤,婉轉動人。很多人跑到她住宿的旅店要求再唱,被他們的誠意打動,韓娥再唱一次。過了兩三天,人們還覺得歌唱的余音裊裊,在屋梁間回繞飄蕩。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繞梁三日)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鑿壁借光 | 晉·葛洪《西京雜記》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
楊柳依依 | |
如法炮制 | 宋 釋曉瑩《羅湖野錄》第四卷:“若克依此書,明藥之體性,又須解如法炮制。” |
叫化子 |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四回:“管他有衣服沒衣服,比要飯的叫化子總強點,就算那間廚房旁邊的小房子,也怪暖和的,沒有什么不可以的。” |
餓虎吞羊 | 《清平山堂話本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一個初侵女色,由如餓虎吞羊。” |
半路出家 | 《京本通俗小說 錯 崔寧》:“先前讀書,后來看看不濟,卻去改業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
懸石程書 | 《史記·秦始皇本紀》:“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
百步穿楊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周本紀》:“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左右觀者數千人,皆曰善射。” |
沖鋒陷陣 | 《北齊書 崔暹傳》:“沖鋒陷陣,大有其人。” |
恐后爭先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8回:“他卻橫沖直撞,恐后爭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