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學好古的成語故事

拼音dǔ xué hào gǔ
基本解釋篤學:專心好學。指專心致至地學習古代曲籍。
出處《三國志·吳志·孫瑜傳》:“濟陰人馬普篤學好古,瑜厚禮之。”
篤學好古的典故
三國時期,東吳丹楊太守孫瑜特別喜歡研讀古書,還勉勵部下的子弟們讀。他對篤學好古、知識淵博的濟陰人馬普十分尊敬,請他到府中教授將吏的子弟讀書,并借機在丹楊、廬江兩郡設立學宮,他自己常去講課,學生達數百人。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篤學好古)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止戈為武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 |
狐群狗黨 | 元 尚仲賢《氣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劉鋤項,逐著那狐群狗黨,兀良怎顯得咱這黥面當王!” |
暴發戶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城里的大官大府,翰林、尚書,咱伺候過多少,沒瞧過他這囚攘的暴發戶,在咱面上混充老爺!” |
篤近舉遠 | 唐·韓愈《原人》:“故圣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 |
咄咄逼人 | 晉 衛鑠《與釋某書》:“衛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學衛真書,咄咄逼人。”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史記·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庖丁解牛 |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 |
反治其身 | |
路無拾遺 | 《孔子家語·相魯》:“孔子初仕為中都宰,中都魯邑制為養生送 之節,長幼異食、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弱異任、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涂、路無拾遺、器不雕偽,……” |
熟能生巧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31回:“俗話說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讀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連寄女都聽會,所以隨問隨答,毫不費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