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眾我寡的成語故事

拼音dí zhòng wǒ guǎ
基本解釋敵方人數多;我方人數少。多形容雙方對峙;眾寡懸殊。
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
暫未找到成語敵眾我寡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敵眾我寡)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志在千里 |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神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一文不名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佞幸列傳》:“竟不得名一錢,寄 人家。” |
算盡錙銖 | 清·昭梿《嘯亭雜錄·吳利府》:“嘗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算盡錙銖,其父猶以為未足。” |
歸十歸一 | 白誠仁、何紀光《小紅軍》:“你看他,又背紅纓槍又拿手榴彈,收拾得歸十歸一,真像個久經鍛煉的紅軍戰士了。” |
吃不了兜著走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3回:“不可拿進園去,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
囚首垢面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上》:“莽侍疾,親嘗藥,亂首垢面。” |
國泰民安 | 宋 吳自牧《夢梁錄 山川神》:“每歲海潮太溢,沖激州城,春秋醮祭,詔命學士院撰青詞以祈國泰民安。”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漢 劉安《淮南子 主術訓》:“是故非淡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 |
定國安邦 |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三折:“枉了你揚威耀武,盡忠歆節,定國安邦,偏容他鴟鸮弄舌,烏鴉展翅,強配鸞鳳。” |
白首之心 | 唐 王勃《滕王閣序》:“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