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人之困的成語故事

拼音jí rén zhī kùn
基本解釋急:解急;救難。解救別人的困難。也作“急人之急”、“急人之難”、“急人之危”。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公子列傳》:“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
急人之困的典故
戰國時期,秦昭王率兵包圍趙國都城邯鄲,威脅其他諸侯不能援趙。魏王派晉鄙率軍10萬駐守邊境,趙國平原君趙勝向妻弟信陵君公子無忌求救,信陵君急人之困,從魏王那里偷取兵符,假托魏王的命令奪取兵權,出兵解了趙國之圍。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急人之困)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狼號鬼哭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8回:“況且寶玉才好了些,連我們也不敢說話,你反打的人狼號鬼哭的!” |
大有可為 |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地方雖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為。” |
殘花敗柳 |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三折:“休把似殘花敗柳冤仇結,我與你生男長女填還徹,指望生則同衾, 則共穴。” |
一軌同風 | 《晉書 苻堅載記上》:“一軌九州,同風天下。” |
披肝瀝膽 | 唐 劉賁《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機,兆存亡之變者,臣清披肝瀝膽,為陛下別白而重言之。” |
婦人醇酒 | 語出《史記·魏公子列傳》:“秦數使反閒……公子(無忌)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者四歲,竟病酒卒。” |
要面子 | 張潔《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 要面子,絕不會把這些事往外講。” |
算無遺策 | 《晉書 桓玄傳》:“自謂經略指授,算無遺策。” |
舉重若輕 | 清 趙翼《甌北詩話》:“坡詩不尚雄杰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
無時無刻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卻像掉了一件東西的,無時無刻不在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