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點水的成語故事

拼音qīng tíng diǎn shuǐ
基本解釋蜻蜓剛剛接觸水面又迅速起來。比喻做事不認真;敷衍了事。
出處唐 杜甫《曲江》詩:“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蜻蜓點水的典故
唐肅宗李亨時,杜甫當上八品言官“左拾遺”,因幫一個不該問罪的大臣說話而被李亨疏遠,他很苦悶,到曲江邊寫詩散心。其中《曲江二首》中寫道:“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春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蜻蜓點水)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風流人物 | 宋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高蹈遠舉 | 宋·王琳《野客叢書·穆生鄒陽》:“穆生高蹈遠舉,意蓋有在,逆知異日必不能免,非知幾疇克爾哉。” |
旁敲側擊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0回:“只不過不應該這樣旁敲側擊,應該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
遏惡揚善 | 《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
卑諂足恭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五宗世家》:“彭祖為人巧佞、卑諂足恭而心刻深。” |
五花大綁 | 李季《王貴與李香香》第二部二:“順著捆來橫著綁,五花大綁吊在二梁上。” |
如履薄冰 | 《詩經 小雅 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
舉世混濁 | 戰國楚·屈原《離騷》:“世混濁而不分兮。” |
簞瓢屢空 | 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
長江后浪推前浪 | 元 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二折:“水呵抵多少長江后浪推前浪,花呵早則一片西飛一片東,歲月匆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