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心置腹的成語故事

拼音tuī xīn zhì fù
基本解釋把赤誠的心交給人家。比喻真誠待人。推:拿出;置:安放。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光武帝紀》:“蕭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 乎!”
推心置腹的典故
西漢未年,王莽篡政,引起天下大亂,各地農民紛紛起義,群雄討莽。公元23年初,劉玄被立為天子,劉秀任偏將軍。王莽多次派兵攻打劉玄。在這些戰斗中,劉秀屢立戰功,被劉玄封為“蕭王”。同時,劉秀與另一草莽英雄王郎也曾在今河北省中南部的滹沱河、滏陽河流城征戰多年。打了不少勝仗。公元24年秋,劉秀率兵攻打民起義軍于鄔(今河北束鹿縣東南),大破之,封降兵渠帥為列候。但降者并不很放心,擔心劉秀是否出于真意。劉秀獲悉這一情況后,為使其放心,便采用安撫之計,下令降者各歸其本部統領其原來的兵馬,劉秀本人則輕騎巡行各部,無絲毫戒備之意。這樣一來,降者都信以為真了,只聽他們經常三三兩兩地在一起低語:“蕭王推已之紅心,置他人之腹中,我們還擔心什么?還不為他打天下,出力嗎。”《后漢書·光武皇帝本紀》里的原話是:“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報 乎!”
后人根據這段歷史,將“推赤心置人腹中”句概括為“推心腹”成語,以喻真心待人之意。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推心置腹)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催人淚下 | 凌力《少年天子》第八章:“實在是萬歲爺的祭文催人淚下,奴才們實在忍不住了……” |
莫衷一是 | 清 吳趼人《痛史》第三回:“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
暈頭轉向 |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兒子居然變了,而且變得這么快!” |
逸游自恣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梁冀傳》:“少為貴戚,逸游自恣。” |
揮霍無度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02回:“因為兒子豹英一向揮霍無度,不敢交與他。” |
暮史朝經 | 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三折:“小圣在生之日,螢窗雪案,暮史朝經。” |
拂袖而去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2卷:“師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
鐵面無私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個‘監社御史’,鐵面無私才好。” |
遁入空門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門,我聽見,并不驚異。” |
止于至善 |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