籬壁間物的成語故事

拼音lí bì jiān wù
基本解釋籬:籬笆,圍墻。指家園內的平常物品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德之休明,肅慎負其楛矢;如其不爾,籬壁間物亦不可得也。”
籬壁間物的典故
晉朝時期,桓玄向來看不起桓崖。當時桓崖在京城栽了很多桃樹,桃樹上結滿了桃。桓玄多次去桓崖家要桃,桓崖只給他一些差桃,好桃留給自己。桓玄于是給殷仲文寫信嘲笑說:“德之休明,肅慎負其楛矢;如其不爾,籬壁間物亦不可得也。”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籬壁間物)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國中之國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六章:“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國中之國’,中國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領土上舉行愛國運動,無不恨恨不已。” |
草除根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
德重恩弘 | 唐·韓愈《袁州刺史謝上表》:“顯榮頻煩,稱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
鼠憑社貴 | 南朝 梁 沈約《恩幸傳論》:“曾不知鼠憑社貴,狐藉虎威,外無逼主之嫌。” |
四書五經 | 漢 班固《白虎通 五經》:“五經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宋 朱熹著有《四書集注》。 |
存而不議 | 唐·獨孤及《仙掌銘并序》:“后代揭厲于玄蹤者,聆其風而駭之,或謂詼詭不經,存而不議。” |
窮家富路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23回:“再者銀子雖多,賢弟只管拿去。俗語說得好:‘窮家富路。’” |
胸有成竹 |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揚幡擂鼓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8回:“如今是揚幡擂鼓,弄至大家都知道了,都看見了。” |
臨危受命 | 三國 蜀 諸葛亮《前出師表》:“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