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亡安危的成語故事

拼音cún wáng ān wēi
基本解釋使將要滅亡的保存下來,使極其危險的安定下來。形容在關鍵時刻起了決定作用。
出處《荀子·王制》:“功名之所就,存亡安危之所墮,必將于愉殷赤心之所。”
暫未找到成語存亡安危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存亡安危)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鳴鑼開道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99回:“大凡官府出街,一定是鳴鑼開道的。” |
歸心如箭 | 清 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2回:“ 承長兄厚愛,本當領教,只是歸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
離經辨志 | 《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 |
鍥而不舍 |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默不做聲 |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劉峰默不做聲,順著梯子下了幾階,又回身關好柜底板。” |
遁世離俗 | 《楚辭·九章·悲回風》“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跡”漢·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離俗,自擁石赴河,故言抗跡也。” |
寸步不離 | 南朝 梁 任昉《述異記》:“夫妻相重,寸步不相離。” |
學而時習之 | 《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連編累牘 |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雖終日兀坐車中,不發一語,其實連編累牘也寫不了他胸中情緒。” |
投石問路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2回:“此名為‘投石問路’。下面或是有溝,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實地,再沒有聽不出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