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能負才的成語故事

拼音jīn néng fù cái
基本解釋矜:自夸。自以為才華橫溢,能力超群。
出處《晉書·唐彬傳》:“鄧艾忌克詭狹,矜能負才,順從者謂為見事,直言者謂之觸迕。”
暫未找到成語矜能負才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矜能負才)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經幫緯國 | 唐·李世民《授長孫無忌司徒詔》:“是以經邦緯國必俟曹之勛,燮理陰陽允歸鍾華之望。” |
干干脆脆 | 曹禺《雷雨》序:“魯大海自然要個硬性的人來演,口齒舉動不要拖泥帶水,干干脆脆地做下去。” |
將計就計 | 元 李文蔚《張子房圯橋進履》:“將計就計,不好則說是好。” |
說一不二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還有個東閃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卻是從來說一不二。” |
同心合力 |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
互通有無 | 唐 韓愈《原道》:“為之賈,以通其有無。” |
吳下阿蒙 | 晉 虞溥《江表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
十惡不赦 | 元 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這藥 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惡不赦。” |
牛刀小試 | 宋 蘇軾《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詩:“讀遍牙簽三萬軸,欲來小邑試牛刀。” |
龍馭上賓 | 《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