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問諱的成語故事

拼音rù mén wèn huì
基本解釋古代去拜訪人,先問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談話時避諱。也泛指問清楚有什么忌諱。
出處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孔穎達疏:“‘入門而問諱 ’者,門,主人之門;諱,主人祖先君名,宜先知之,欲為避之也。”
暫未找到成語入門問諱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入門問諱)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脆而不堅 |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華而不實,脆而不堅。” |
堅強不屈 | 荀況《荀子 法行》:“堅剛而不屈,義也。” |
橫眉冷對千夫指 | 魯迅《自嘲》:“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自怨自艾 |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太甲悔過,自怨自艾,于桐處仁遷義。” |
羅掘一空 |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30回:“是時寧城已羅掘一空,急切不得巨款,沒奈何任他所為。” |
眾喣山動 | 明 李東陽《余肅敏公傳》:“役未及興,而眾喣山動。” |
楊柳依依 |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珠宮貝闕 | 戰國楚·屈原《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 |
夫唱婦隨 | 《關尹子 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唱,婦者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