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fēng)過耳的成語故事

拼音qiū fēng guò ěr
基本解釋象秋風(fēng)從耳邊吹過一樣。比喻與己無關(guān),毫不再意。
出處漢 趙曄《吳越春秋 吳王壽夢傳》:“富貴之于我,如秋風(fēng)之過耳。”
秋風(fēng)過耳的典故
春秋時吳王壽夢有四個兒子:長子諸樊,二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札。其中季札品德渾厚,吳王很喜歡他。
公元561年,吳王病重,把季札叫來,要把王位傳他。季札不受,說:“按理是長子即位,父王請不要對我有什么偏愛!”吳王就將王位傳了長子諸樊,要他好好照顧季札。
諸樊當了吳王后,和兩個弟弟商量:王位以后兄弟依次相襲,最后讓季札為王。三個兄弟相繼當了吳王。季札都忠誠地輔佐他們,因此賢名遠揚。
后來余昧臨終要將王位傳給季札,季札堅決推脫,說:“我早就說過不要王位。做人只求為人正派,品德高尚。至于榮華富貴,不過象耳邊吹過的秋風(fēng),我是不關(guān)心的。”他離開了京城,直到僚被立為吳王,才回來,繼續(xù)輔佐僚治理國家。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秋風(fēng)過耳)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灰復(fù)燃 | 宋 陳亮《謝曾察院啟》:“劫火不燼,玉固如斯; 灰復(fù)燃,物有待爾。” |
默不做聲 |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劉峰默不做聲,順著梯子下了幾階,又回身關(guān)好柜底板。” |
鑒影度形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02回:“這三人將籃子內(nèi)物件,一齊擺出仔細瞧看,或者寸紙,或者只字,鑒影度形,一概俱無,又仍一件一件裝入籃內(nèi)。” |
荒淫無恥 | 徐遲《狂歡之夜》:“在這座最莊嚴的城中,卻有著一群荒淫無恥的,丑態(tài)百出的,傷天害理的,窮兇極惡的衣冠禽獸。” |
樂道好古 | 《孔叢子·公儀》:“魯人有公儀體者,砥節(jié)厲行,樂道好古,恬于榮利,不事諸侯。” |
旁征博引 | 清 王韜《淞隱漫錄》:“生數(shù)典已窮,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計女多于生凡十四則。” |
目不轉(zhuǎn)睛 | 晉 楊泉《物理論》:“子義燃燭危坐通曉,目不轉(zhuǎn)睛,膝不移處。” |
神出鬼入 | 《淮南子 兵略訓(xùn)》:“善者之動也,神出而鬼行。” |
出頭露面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孫二娘從小出頭露面,況是過來人,慣家兒,也不害什么羞恥。” |
一哄而起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地方上百姓動了公憤,一哄而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