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里藏刀的成語故事

拼音xiào lǐ cáng dāo
基本解釋形容對人外表和氣;內心卻十分陰險毒辣。藏:隱藏。
出處《舊唐書 李義府傳》:“既處權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輒加傾陷。故時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謂之‘李貓’。”
笑里藏刀的典故
三國時期,由于荊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公元217年,魯肅病 。孫、劉聯合抗曹的蜜月已經結束。
當時關羽鎮守荊州,孫權久存奪取荊州之心,只是時機尚未成熟。不久以后,關羽發兵進攻曹操控制的樊城,怕有后患,留下重兵駐守公安、南郡,保衛荊州。孫權手下大將呂蒙認為奪取荊州的時機已到,但因有病在身,就建議孫權派當時毫無名氣青年將領陸遜接替他的位置,駐守陸口。
陸遜上任,并不顯山露水,定下了與關羽假和好、真備戰的策略。他給關羽寫去一信,信中極力夸耀關羽,稱關羽功高威重,可與晉文公、韓信齊名。自稱—介書生,年紀太輕,難擔大任,要關羽多加指教。關羽為人,驕做自負,目中無人,讀罷陸遜的信,仰天大笑,說道:“無慮江東矣。”馬上從防守荊州的守軍中調出大部人馬,一心一意攻打樊城。陸遜又暗地派人向曹操通風報信,約定雙方一起行動,夾擊關羽。
孫權認定奪取荊州的時機已經成熟,派呂蒙為先鋒,向荊州進發。呂蒙將精銳部隊埋伏在改裝成商船的戰艦內,日夜兼程,突然襲擊,攻下南部。關羽得訊,急忙回師,但為時已晚,孫權大軍已占領荊州。關羽只得敗走麥城。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笑里藏刀)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
不過爾爾 | 清 沈復《浮生六記 浪游記快》:“其紅門局之梅花,姑姑廟之鐵樹,不過爾爾。” |
暈頭轉向 |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兒子居然變了,而且變得這么快!” |
又紅又專 | 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絕大多數科學技術人員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努力同工農兵相結合,滿腔熱情地對待自己從事的科學技術工作,作出了成績……就整個說來,不愧是我們工人階級自己的又紅又專的科學技術隊伍。”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1卷:“如今俗語云,逢人只說三分話,只此便是不忠。” |
將功補過 | 《晉書 王敦傳》:“當令任不過分,役其所長,以功補過,要之將來。” |
仰屋著書 | 《梁書·南平元襄王偉傳》:“下官歷觀世人,多有不好歡樂,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書。千秋萬歲,誰傳此者。” |
驚心動魄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上卷:“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
知其不可而為之 | 《論語·憲問》:“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
前腳后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