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猶憐的成語故事

拼音wǒ jiàn yóu lián
基本解釋猶:尚且;憐:愛。我見了她尚且覺得可愛。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
出處南朝 宋 虞通之《妒記》:“阿子,我見汝亦憐,何況老奴。”
我見猶憐的典故
晉朝時期,大將軍桓溫平定蜀地,娶李勢女兒為妾。桓溫老婆十分忌妒,知道后立即前往蜀地李的住所,拔刀像要 了她。看見李在窗口梳頭,姿貌十分端莊秀麗,神色自若,慢慢地向桓妻走來,桓妻丟下刀說:“我見汝亦憐,何況老奴。”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我見猶憐)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回心轉意 | 元 高則誠《琵琶記》第31出:“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轉意時節,且更耐看如何?” |
不辱使命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壽昌大笑起來,掉頭對著立群說:‘不辱使命!’” |
烏合之眾 | 管仲《管子》:“烏合之眾,初雖有歡,后必相吐,雖善不親也。” |
正身明法 | 《晉書 元帝紀》:“二千石令長當袛奉舊憲,正身明法,抑齊豪強,存恤孤獨,隱實戶口,勸課農桑。” |
拂袖而去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2卷:“師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
不分青紅皂白 |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覺得這末不分青紅皂白就不大好。” |
如法炮制 | 宋 釋曉瑩《羅湖野錄》第四卷:“若克依此書,明藥之體性,又須解如法炮制。” |
千絲萬縷 | 宋 辛棄疾《蝶戀花》:“會少離多看兩鬢。萬縷千絲,何況新來病。” |
鴻儒碩學 | 《晉書·儒林傳序》:“鴻儒碩學,無乏于時。” |
有目共睹 | 清 錢謙益《錢牧齋尺牘 上卷 與王貽上之一》:“惟有日、貝葉,清閑送老。世間文字茫茫如前塵積卻,門下散花落彩如卿云在天,有目共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