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鵠與雞的成語故事

拼音hóng hú yǔ jī
基本解釋形容認真考察身邊的有用之材。
出處《新序·雜事第五》:“君尤貴之,以其所從來遠也。臣請鴻鵠舉矣。”
鴻鵠與雞的典故
田饒侍奉魯哀公多年沒有受到重用就對魯哀公說要像鴻鵠那樣遠走高飛。魯哀公不解。田饒婉轉說:雞雖然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被你宰 是因為離你近,而鴻鵠沒有這五德,吞食您的五谷反而被您認為高貴,所以我要學鴻鵠高飛。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鴻鵠與雞)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費盡心思 | 曾樸《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牽強附會,費盡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學不分明的緣故。” |
龍飛鳳舞 | 宋 蘇軾《表忠觀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于臨安。”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 | 《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于牛后乎?” |
同心合力 |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
穩操勝券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傳》:“且虞卿操其兩權,事成,操右券以責。” |
民不畏 |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 ,奈何以 懼之。” |
國泰民安 | 宋 吳自牧《夢梁錄 山川神》:“每歲海潮太溢,沖激州城,春秋醮祭,詔命學士院撰青詞以祈國泰民安。” |
氣吞牛斗 | 明 胡文煥《群音類選〈蟠桃記 誕孫相慶〉》:“看蘭孫,氣吞牛斗,知不是等閑人。” |
摧身碎首 | 三國·魏·曹植《謝封甄城王表》:“臣愚駑垢穢,才質疵下,過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 |
打情賣笑 | 曹禺《日出》第三幕:“在地獄一般的寶和下處,充滿著各種叫賣、喧囂、女人詬罵、打情賣笑的聲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