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聞夕 的成語故事

拼音zhāo wén xī sǐ
基本解釋早晨聞道,晚上 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朝聞道,夕 可矣。”
朝聞夕 的典故
晉朝時期,宜興縣有老虎與蛟龍及不務正業的周處為害當地,百姓議論紛紛。周處見人們恨他,就去把老虎與蛟龍都打 ,然后就去找陸機、陸云兄弟請教如何做人。陸云說只要有心改過,哪怕是朝聞夕 也值得。周處真心改過,成為馳騁疆場的英雄。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朝聞夕 )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萬眾一心 | 清 金安清《洋務宜遵祖訓,安內攘外,自有成效說》:“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聯絡,萬眾一心。” |
全科人兒 | |
個人主義 | 毛澤東《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這是小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的表現。” |
太歲頭上動土 | 元 無名氏《打董達》第二折:“我兒也,你尋 也,正是太歲頭上動土哩!” |
惜指失掌 | 《南史 阮佃夫傳》:“佃夫拂衣出戶,曰:‘惜指失掌邪?’” |
安安靜靜 | 清 吳璿《飛龍全傳》第45回:“只見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靜靜,那頂門內透出一條赤色真龍。”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立?” |
遁入空門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門,我聽見,并不驚異。” |
神采奕奕 | 明 沈德符《野獲編 玩具》:“細視良久,則筆意透出絹外,神采奕奕。” |
飛檐走壁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6回:“這個人本來是一個飛檐走壁的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