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不容辭的成語故事

拼音yì bù róng cí
基本解釋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出處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誼,小婿義不容辭。”
義不容辭的典故
東漢時期,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大舉進攻孫權與劉備。赤壁之戰大敗而歸,經過休整又一次親率大軍南下伐吳。孫權召集群臣商議對策,謀士張昭認為必須聯合劉備,請劉備出兵共同抗曹,劉備是東吳的女婿,抗曹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義不容辭)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女媧補天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覽冥訓》:“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 |
默不做聲 |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劉峰默不做聲,順著梯子下了幾階,又回身關好柜底板。” |
秋水伊人 | 《詩經 秦風 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明知故問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見他這番光景,明知故問道:‘先生為著何事傷心呢?” |
楊柳依依 |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七回:“宋江聽罷,扯定兩個公人說道:“卻是苦也!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餓虎吞羊 | 《清平山堂話本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一個初侵女色,由如餓虎吞羊。” |
不費吹灰之力 |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17回:“他因聽見老殘一封書去,撫臺便這樣的信從,若替他辦那事,自不費吹灰之力。” |
觸目皆是 | 魯迅《華蓋集續編 一點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單是羊肉鋪就觸目皆是。” |
萬里長城 |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