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羹冷炙的成語故事

拼音cán gēng lěng zhì
基本解釋殘:剩余的;羹:有濃汁的食品;炙:烤熟的肉。喝剩下的酒食??煞褐赋允O碌娘埐恕Ef時引申為權(quán)貴們的施舍。有時亦比喻飲食節(jié)儉;生活清苦。也作“殘杯冷炙”、“羹殘炙冷”。
出處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24回:“乒乒乓乓,把吃剩的殘羹冷炙,翻的到處都是?!?/p>
北齊文學(xué)家顏之推學(xué)識淵博,他作書《顏氏家訓(xùn)》,宣揚儒家思想為立身之道,他認為不要因為有點稱贊就去受權(quán)貴的驅(qū)使,地位低下受到權(quán)貴施舍殘杯冷炙的屈辱,而權(quán)貴并不會給你一官半職,相反只會淪為權(quán)貴娛樂的工具。
殘羹冷炙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殘羹冷炙)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剛正不阿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一員官》:“濟南同知吳公,剛正不阿?!?/td> |
章甫薦履 | 《文選 賈誼<吊屈原文>》:“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 |
自力更生 | 孫中山《中國問題的真解決》:“中國不但會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國家維護中國的獨立與完整的麻煩。” |
秋水伊人 | 《詩經(jīng) 秦風(fēng) 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當仁不讓 | 先秦 孔子《論語 衛(wèi)靈公》:“當仁不讓于師?!敝祆浼ⅲ骸爱斎剩匀蕿榧喝我病!?/td>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
窮鄉(xiāng)僻壤 | 宋 曾鞏《敘盜》:“窮鄉(xiāng)僻壤、大川長谷之間,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錢,無告糴之所?!?/td>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單列傳》:“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齊王不聽吾諫,故退而耕子野?!?/td> |
雞胸龜背 | 章炳麟《新方言·釋形體》:“《說文》:‘奚,大腹也。’今人謂匈(胸)腹間大者為奚匈,呼如雞匈,遂有‘雞胸龜背’之語?!?/td> |
鈿合金釵 | 唐 白居易《長恨歌》:“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