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擐甲胄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親自穿上鎧甲和頭盔。言長官坐鎮軍中親自指揮。
出處《左傳·成公十三年》:“文公(晉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險阻,征東之諸侯。”
例子既而王躬擐甲胄,吐誠師旅,誓在盡盡敵,以報前讎。唐·張說《論神兵軍大總管功狀》
基礎信息
拼音gōng huàn jiǎ zhòu
注音ㄍㄨㄥ ㄏㄨㄢˋ ㄐ一ㄚˇ ㄓㄡˋ
繁體躳擐甲胄
感情躬擐甲胄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用于戰爭等。
英語put on armour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天旋地轉(意思解釋)
- 自力更生(意思解釋)
-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意思解釋)
- 鑒影度形(意思解釋)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釋)
- 明知故問(意思解釋)
- 趕盡 絕(意思解釋)
- 兢兢戰戰(意思解釋)
- 冠絕一時(意思解釋)
- 不翼而飛(意思解釋)
- 離弦走板(意思解釋)
- 花言巧語(意思解釋)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釋)
- 狹路相逢(意思解釋)
- 女扮男裝(意思解釋)
- 倒裳索領(意思解釋)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釋)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釋)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釋)
- 公子哥兒(意思解釋)
- 地丑德齊(意思解釋)
- 南征北戰,東蕩西 (意思解釋)
- 超然絕俗(意思解釋)
- 不合時宜(意思解釋)
- 樂以忘憂(意思解釋)
- 義不容辭(意思解釋)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釋)
- 赤膽忠心(意思解釋)
※ 躬擐甲胄的意思解釋、躬擐甲胄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得意洋洋 | 洋洋:得意的樣子。形容稱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樣子。 |
反唇相稽 | 反唇:回嘴;頂嘴;稽:爭論;計較。受到指責不服氣;抓住對方話把;反過來責問對方。 |
齊頭并進 | 幾支隊伍并行前進。也指幾個事情同時展開。 |
不分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鴻鵠將至 | 鴻鵠:天鵝。指學習不專心。現表示將有所得。 |
饑腸轆轆 | 饑腸:饑餓的肚子;轆轆:象聲詞;車輪滾動的聲音。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饑餓。 |
蝶粉蜂黃 | 指古代婦女粉面額黃,妝扮美容。 |
鬼瞰其室 | 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將禍害其滿盈之志。 |
功成名就 | 功:功業。就:達到。功績取得了,名聲也有了。 |
成竹在胸 | 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
有權有勢 | 勢:地位和權力。既有權力,又有地位。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話就說。 |
風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內心。外表和內心一個樣。外表與內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論、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
妻兒老少 | 見“妻兒老小”。 |
作壁上觀 |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
不開口 | 至 也不說話。指緘口不言 |
錯落有致 | 致:別致;有情趣;錯落:參差交錯;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但卻極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縱橫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
鳳協鸞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運籌帷幄 | 運籌:籌劃;策劃。帷幄:軍中營帳。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的方法策略。 |
背鄉離井 | 指遠離家鄉,流落他方。 |
雅俗共賞 | 雅俗:文雅和粗俗。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雅人”;把沒文化的人稱“俗人”;賞:欣賞。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為各種人所接受。 |
一覽無余 | 覽: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舉足輕重 |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無本買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