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絲析縷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喻明察入微。
出處明·徐渭《代江北事平賜金幣謝表》:“分絲析縷,不以善小而弗旌。”
基礎信息
拼音fēn sī xī lǚ
注音ㄈㄣ ㄙ ㄒ一 ㄌㄩˇ
繁體分絲析縷
感情分絲析縷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狀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意思解釋)
-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意思解釋)
- 名士風流(意思解釋)
- 自暴自棄(意思解釋)
- 不折不扣(意思解釋)
- 黃臺之瓜(意思解釋)
- 舉世混濁(意思解釋)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釋)
- 物腐蟲生(意思解釋)
- 顧后瞻前(意思解釋)
- 存而不議(意思解釋)
- 安于現狀(意思解釋)
- 壞法亂紀(意思解釋)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釋)
- 龍騰虎躍(意思解釋)
- 皮開肉綻(意思解釋)
- 玉卮無當(意思解釋)
- 拋磚引玉(意思解釋)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釋)
- 萬馬奔騰(意思解釋)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釋)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釋)
- 鴻儒碩學(意思解釋)
- 信以為真(意思解釋)
- 斷香零玉(意思解釋)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釋)
- 道山學海(意思解釋)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釋)
※ 分絲析縷的意思解釋、分絲析縷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上氣不接下氣 | 形容因為勞累或焦急而氣喘得很厲害。 |
回心轉意 | 回、轉:掉轉、扭轉;心、意:心思。重新考慮;改變原來的想法和態度。 |
苦盡甘來 | 盡:終結;甘:甜;美好。比喻艱苦的日子已經過去;美好的時光已經到來。 |
過五關, 六將 |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
名重一時 |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時”、“名得當時”、“名噪一時”、“名傾一時”。 |
火燭銀花 | 猶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
正人君子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F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有目共睹 |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
赴湯蹈火 |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大開方便之門 | 給予極大的方便。 |
量能授官 |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 |
雷霆萬鈞 | 雷霆:暴雷;霹靂;鈞:古代的重量單位;一鈞合15公斤。形容威力極大;不可阻擋。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美人遲暮 |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知往鑒今 |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
短壽促命 | 短命早 ,要命。 |
笑貌聲音 | 笑貌:表情;聲音:談吐。指人的言談、態度等。 |
認賊作父 | 把壞人當作父親;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 |
舉足輕重 |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以夷制夷 | 夷: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使其相互沖突;削弱其力量。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天相吉人 | 相:保佑,幫助;吉人:善人。好人會得到天的幫助。 |
他山之石 | 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錯誤的外力。 |
天下為一 | 一:統一。指國家統一 |
打開天窗說亮話 | 比喻無須規避,公開說明。 |
十八層地獄 | 層:重。地獄:佛教、基督教等指 后靈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認為人在生時為非作惡, 后進入十八層地獄,不得翻身。比喻悲慘的報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