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匪惠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備這兩位賢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駕馭的人。
出處《舊唐書·司空圖傳》:“匪夷匪惠,難居公正之明;載省載思,當徇棲衡之志,可放還山。”
基礎信息
拼音fěi jí fěi huì
注音ㄈㄟˇ ㄐ一ˊ ㄈㄟˇ ㄏㄨㄟˋ
繁體匪夷匪僡
感情匪夷匪惠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形容才德不高的人。
近義詞不夷不惠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個人主義(意思解釋)
- 白費心機(意思解釋)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意思解釋)
- 銷聲匿跡(意思解釋)
- 照葫蘆畫瓢(意思解釋)
- 鼻青臉腫(意思解釋)
- 龍騰虎躍(意思解釋)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釋)
- 歸馬放牛(意思解釋)
- 火燭銀花(意思解釋)
- 離弦走板(意思解釋)
- 行不顧言(意思解釋)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釋)
- 塵外孤標(意思解釋)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釋)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釋)
- 無關緊要(意思解釋)
- 勝友如云(意思解釋)
- 舉世無敵(意思解釋)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釋)
- 薪盡火滅(意思解釋)
- 人盡其才(意思解釋)
- 縱橫四海(意思解釋)
- 面授機宜(意思解釋)
- 發人深思(意思解釋)
- 顧影自憐(意思解釋)
- 天緣湊合(意思解釋)
- 入文出武(意思解釋)
※ 匪夷匪惠的意思解釋、匪夷匪惠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杯蛇幻影 |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同“杯弓蛇影”。 |
鐵郭金城 | 比喻設防堅固的城池。 |
誅求無度 | 斂取、需索財賄沒有限度。 |
口快心直 | 有啥說啥;想啥說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語言明快。 |
廣闊天地 | 指可以發揮作用做出成就的廣大領域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
心曠神怡 | 心境開闊;精神愉快。曠:空闊;怡:愉快。 |
將伯之呼 | 指求人幫助。 |
雷霆萬鈞 | 雷霆:暴雷;霹靂;鈞:古代的重量單位;一鈞合15公斤。形容威力極大;不可阻擋。 |
歌舞升平 | 邊歌邊舞;慶祝太平;有粉飾太平的意思。含貶義。升平:太平。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
起 回生 | 把快要 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 |
子繼父業 |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
陰陽怪氣 | 形容態度怪癖,冷言冷語,不可捉摸。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語助詞;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仰望著高山,效法著大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臨危授命 |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
驚心悼膽 | 悼:戰栗。形容恐懼到極點。 |
一目十行 | 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形容看書非常快。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變化。 |
息兵罷戰 | 兵:打仗。停止或結束戰爭。 |
一網打盡 | 比喻一個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徹底肅清。 |
一如既往 | 指態度沒有變化;完全像從前一樣。一:完全;如:像;既往:從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