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其節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二三:指不專一。三心二意,沒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專,反復無常。
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孫盛曰:“語曰弈者舉棋不定猶不勝其偶,況量君之才否二三其節,可以推服強鄰,囊括四海者乎?”
基礎信息
拼音èr sān qí jié
注音ㄦˋ ㄙㄢ ㄑ一ˊ ㄐ一ㄝˊ
繁體二三其節
感情二三其節是貶義詞。
用法作定語、補語;形容三心二意。
近義詞二三其德、二三其操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在此一舉(意思解釋)
- 金光閃閃(意思解釋)
- 長夜之飲(意思解釋)
- 壓歲錢(意思解釋)
- 直截了當(意思解釋)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釋)
- 雞取卵(意思解釋)
- 鼻青臉腫(意思解釋)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釋)
- 令人滿意(意思解釋)
- 不開口(意思解釋)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意思解釋)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釋)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釋)
- 牛驥同槽(意思解釋)
- 子繼父業(意思解釋)
- 綿里藏針(意思解釋)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釋)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釋)
- 熱氣騰騰(意思解釋)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釋)
- 狂風暴雨(意思解釋)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意思解釋)
- 豁然開朗(意思解釋)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釋)
- 今夕何夕(意思解釋)
- 一棍子打 (意思解釋)
- 打開天窗說亮話(意思解釋)
※ 二三其節的意思解釋、二三其節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為民請命 | 請命:請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當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當權者陳述困難,提出要求。 |
響答影隨 | 如應聲和答、形影相隨。比喻兩者緊密相連。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 |
鶴立雞群 | 像仙鶴立在雞群之中。比喻才能或儀表出眾。 |
窮鄉僻壤 | 指荒遠偏僻的地方。 |
外圓內方 | 形容外表隨和;內里剛直。圓:圓通;方:方正。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 |
材輕德薄 | 指才德疏淺。有時用為謙詞。 |
年少無知 | 年紀小,不懂事。 |
今來古往 | 猶古往今來。 |
歸十歸一 | 謂有條有理。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
目不斜視 | 眼睛不往旁邊看。形容目光莊重;神情嚴肅。 |
信以為真 | 把假的當作真的。信:相信。 |
今是昨非 | 現在是對的;過去錯了。 |
吳下阿蒙 | 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
鈿合金釵 | 鈿盒和金釵,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 |
經史百子 | 經:經學,經書,儒家經典著作。史:史學,史書。百子:諸子百家之學。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 |
盡誠竭節 | 誠:忠誠。節:氣節,義節。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亦作“盡節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竭忠盡節”。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認賊作父 | 把壞人當作父親;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 路;自取滅亡。 |
心小志大 | 辦事小心,抱負遠大。 |
圓鑿方枘 | 鑿:榫眼;枘:榫頭。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面授機宜 | 面:當面;授:教;傳授;機宜:適應時機的對策、辦法。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 |
珠聯璧合 | 珍珠聯成串;美玉合成雙。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間有孔的扁圓玉器。 |
倒懸之急 | 倒懸:頭向下、腳向上懸掛著。比喻極其艱難、危險的困境。 |
腹心相照 | 腹心:內心;照:映照,見。以真心相見。比喻彼此很知心,達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