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足失色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頓足:跺腳。失色:因驚恐而變以臉色。形容十分驚慌。
出處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促織》:“成倉猝莫如所救,頓足失色。”
基礎信息
拼音dùn zú shī sè
注音ㄉㄨㄣˋ ㄗㄨˊ ㄕ ㄙㄜˋ
繁體頓足失色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同病相憐(意思解釋)
- 干干脆脆(意思解釋)
- 翻箱倒柜(意思解釋)
- 普天同慶(意思解釋)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意思解釋)
- 玩世不恭(意思解釋)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意思解釋)
- 功成名就(意思解釋)
- 源源不斷(意思解釋)
- 空口無憑(意思解釋)
- 到此為止(意思解釋)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釋)
- 安眉帶眼(意思解釋)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釋)
- 花言巧語(意思解釋)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釋)
- 飯囊酒甕(意思解釋)
- 大開方便之門(意思解釋)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釋)
- 不可磨滅(意思解釋)
- 羊質虎皮(意思解釋)
- 牛郎織女(意思解釋)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釋)
- 笑貌聲音(意思解釋)
- 飛蛾撲火(意思解釋)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釋)
- 洗耳恭聽(意思解釋)
- 義不容辭(意思解釋)
※ 頓足失色的意思解釋、頓足失色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祖功宗德 | 指祖有功而宗有德。古代王朝尊始祖或開國之君為祖。有開創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則尊為宗。 |
正本溯源 | 正本:從根本上整頓;溯:尋找。從根本上整頓和尋找原因。 |
信口開合 | 比喻隨口亂說一氣。 |
撥云見日 | 撥開烏云見到太陽。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里頓時明白。 |
龍飛鳳舞 | 像龍在飛騰;像鳳在歡舞。原形容山勢蜿蜒曲折;奔放雄偉。舊時迷信;認為是帝王氣象。現形容書法筆勢飄逸多姿。多指草書。 |
滿滿當當 | 形容很滿的樣子。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機;劫:搶劫。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人家的東西。比喻趁別人處在危難時刻從中撈一把或趁機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嫁狗隨狗 | 比喻女子只能順從丈夫。 |
用智鋪謀 | 運用智力,設謀略。亦作“用計鋪謀”。 |
雪兆豐年 | 謂冬天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 |
言而無信 | 信:信用。說話不算數;沒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臨危受命 |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
止沸益薪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夫唱婦隨 | 唱:原為“倡”;即倡議;提出某種意見。丈夫說什么;妻子也跟著說什么。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形容夫妻和睦。 |
神出鬼入 | 出:出現。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形容出沒無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 |
咄咄逼人 | ①氣勢洶洶;盛氣凌人;言語或神態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咄咄:表示驚奇的聲音。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令人驚詫。 |
兢兢戰戰 |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戰戰:畏懼的樣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擊;自己就破滅了。多指不正確的理論或謠言未經批駁;就露出破綻;站不住腳了。 |
萬里長城 | 指我國長城。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 |
雄心壯志 |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
飛檐走壁 |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能夠跳上房檐,越過墻壁。 |
作亂犯上 | 犯:冒犯。違抗尊長或朝廷,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 |
前腳后腳 | 比喻緊跟著。 |
花言巧語 |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 |
敢不承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女生外向 | 向:朝著,引申為偏愛。女子成人總要結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