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門卻掃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杜:關上。關上大門,不再打掃庭院路徑。指閉門謝客,清靜自適
出處《魏書 逸士傳 李謐》:“杜門卻掃,棄產營書。”
例子清·錢謙益《申比部詩序》:“歸而杜門卻掃,不關人事。”
基礎信息
拼音dù mén què sǎo
注音ㄉㄨˋ ㄇㄣˊ ㄑㄩㄝˋ ㄙㄠˇ
繁體杜門卻掃
感情杜門卻掃是中性詞。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指閉門謝客。
近義詞杜門謝客
英語close the door and refrain from going out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顛沛流離(意思解釋)
- 日日夜夜(意思解釋)
- 滿腹經綸(意思解釋)
- 緣慳分淺(意思解釋)
- 肝膽過人(意思解釋)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釋)
- 化鴟為鳳(意思解釋)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釋)
- 語重心長(意思解釋)
- 雨散風流(意思解釋)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釋)
- 吳下阿蒙(意思解釋)
- 融會貫通(意思解釋)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手不釋書(意思解釋)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釋)
- 散言碎語(意思解釋)
- 過門不入(意思解釋)
- 剛愎自用(意思解釋)
- 諸如此類(意思解釋)
- 驕傲自滿(意思解釋)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釋)
- 金玉滿堂(意思解釋)
- 五花八門(意思解釋)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釋)
- 大起大落(意思解釋)
- 高步通衢(意思解釋)
※ 杜門卻掃的意思解釋、杜門卻掃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武不善作 | 意思是既動武就不能講斯文。 |
妖不勝德 | 比喻邪不壓正。 |
混世魔王 | 比喻擾亂人世的兇人或驕縱恣肆的人。 |
經史子集 | 經:經書,儒家經典;史:史書;子: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經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
繩之以法 | 繩:準繩;引申為制裁;之:代詞代犯法的人;以:用;拿;法:法律;法令。用法律作準繩;給予制裁。 |
鋪張浪費 | 鋪張:講排場。過分地講究排場;浪費人力、物力、財力。 |
頤指氣使 | 頤:腮幫子;指:指揮;氣:神氣;使:指使。用腮幫子來指揮人;用神氣來支使人。 |
默不做聲 | 默:沉默。沉默不說一句話 |
嚴刑峻法 | 峻:嚴酷。嚴厲的刑罰和嚴峻的法令。 |
形神不全 | 形:形體;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暢,物體不平滑很粗糙。 |
叫化子 | 乞丐。 |
驚心動魄 |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形容令人震驚、感動、緊張之極。 |
目不忍見 |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同“目不忍視”。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形容自己做壞事;自己受害。 |
團團轉 | 回環旋轉,形容不知道怎么辦好。 |
戶告人曉 |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顛倒。 |
白云蒼狗 | 蒼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頃刻間變成烏云;像黑狗一樣。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離本趣末 | 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
避俗趨新 | 避:舍棄;趨:奔赴,趨向。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黃色。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 |
罵罵咧咧 |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
湖海飄零 | 飄零:飄泊。居無定所,四處飄泊。 |
欲速則不達 | 速:快;達:達到。指過于性急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