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本財末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治國平天下,德為根本,財由德致,故理財為末。語本《禮記·大學》:“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孔穎達疏:“德能致財,財由德有,故德為本財為末也。”
出處語出《禮記·大學》:“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孔穎達疏:“德能致財,財由德有,故德為本財為末也。”
基礎信息
拼音dé běn cái mò
注音ㄉㄜˊ ㄅㄣˇ ㄘㄞˊ ㄇㄛˋ
繁體德本財末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從俗就簡(意思解釋)
- 萬眾一心(意思解釋)
- 沒顛沒倒(意思解釋)
- 嚴陣以待(意思解釋)
- 發綜指示(意思解釋)
- 窮鄉僻壤(意思解釋)
- 損人不利己(意思解釋)
- 天之驕子(意思解釋)
- 年少無知(意思解釋)
- 膽寒發豎(意思解釋)
- 空口無憑(意思解釋)
- 懸崖勒馬(意思解釋)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釋)
- 色中餓鬼(意思解釋)
- 花言巧語(意思解釋)
- 纏綿悱惻(意思解釋)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釋)
- 倒裳索領(意思解釋)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釋)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釋)
- 共為唇齒(意思解釋)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釋)
- 時運亨通(意思解釋)
- 慌不擇路(意思解釋)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釋)
- 不問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釋)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釋)
※ 德本財末的意思解釋、德本財末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交淺言深 | 跟交情淺的人談心里話。 |
經幫緯國 | 經、緯:本指絲織物的縱線和橫線,引申為治理、規劃;邦:國家。指治理國家。 |
離經辨志 | 讀斷經書文句,明察圣賢志向。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雖然結束了,可是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 |
先聲奪人 | 聲:聲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
炙手可熱 | 炙:烤。熱得燙手。比喻氣焰盛;權勢大。 |
無時無刻 | 時、刻:時間;時候。沒有一時一刻。 |
簡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點。簡單明了;抓住要點。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
大樹將軍 | 原指東漢馮異。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 |
餓虎吞羊 |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刀光劍影 | 刀的閃光;劍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顯出 氣騰騰的樣子。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干壞事。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 |
結駟連騎 | 隨從、車馬眾多。形容排場闊綽。 |
民不畏 | 畏:懼怕。人民不怕 。形容不怕 的氣慨。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常與“人不可貌相”連用;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狀來測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來。 |
三三兩兩 |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形容人數不多。 |
一竅不通 | 竅:洞;這里指心竅。一竅都不是貫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閉塞、愚鈍。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天下第一 |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 |
立地書櫥 |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
穩如泰山 | 穩:穩固。穩固得像泰山一樣。形容極其穩固;不可動搖。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氣。形容遠大的志向。 |
眾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為大家所敬仰。 |
雅俗共賞 | 雅俗:文雅和粗俗。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雅人”;把沒文化的人稱“俗人”;賞:欣賞。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為各種人所接受。 |
繁榮富強 | 繁榮:(經濟或事業)蓬勃發展;興盛;富強:(國家)生產豐富;力量強大。形容國家興旺發達;富足強大。 |
舉目無親 | 舉目:抬頭看。抬頭張望;沒有一個親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獨無依。 |
改惡向善 | 指不再做惡,重新做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