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湯赴火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不避艱險。
出處唐·趙元一《奉天錄》卷三:“且須散金帛,犒師旅,使聞鼓而蹈湯赴火,聞金而星布云合。”
例子他張迪,官家的這條忠實走狗,蹈湯赴火,也要去竭力辦到。徐興業(yè)《金甌缺》第一部第三章
基礎(chǔ)信息
拼音dǎo tāng fù huǒ
注音ㄉㄠˇ ㄊㄤ ㄈㄨˋ ㄏㄨㄛˇ
繁體蹈湯赴火
感情蹈湯赴火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蹈赴湯火、蹈火赴湯
英語go through hell and high water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短褐不全(意思解釋)
- 肝髓流野(意思解釋)
- 卬首信眉(意思解釋)
- 鼠憑社貴(意思解釋)
- 自己人(意思解釋)
- 滿山遍野(意思解釋)
- 先聲奪人(意思解釋)
- 氣充志驕(意思解釋)
- 炙手可熱(意思解釋)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釋)
- 肝膽過人(意思解釋)
- 擦肩而過(意思解釋)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意思解釋)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釋)
- 鴻儒碩學(xué)(意思解釋)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釋)
- 鬼頭鬼腦(意思解釋)
- 飽食暖衣(意思解釋)
- 斷香零玉(意思解釋)
- 道山學(xué)海(意思解釋)
- 珍樓寶屋(意思解釋)
- 交臂歷指(意思解釋)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釋)
- 取之不盡(意思解釋)
- 如出一轍(意思解釋)
- 斷章截句(意思解釋)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釋)
- 當(dāng)頭棒喝(意思解釋)
※ 蹈湯赴火的意思解釋、蹈湯赴火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交淺言深 | 跟交情淺的人談心里話。 |
妖不勝德 | 比喻邪不壓正。 |
甕中之鱉 |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東西。甕:大壇子;鱉:甲魚。 |
孤身只影 | 形容孤單一人。 |
習(xí)非成是 | 對某些錯誤事情習(xí)慣了,反以為本來就是對的。 |
日日夜夜 | 每天每夜。形容延續(xù)的時間長。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計劃。 |
咄咄逼人 | ①氣勢洶洶;盛氣凌人;言語或神態(tài)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咄咄:表示驚奇的聲音。②形容本領(lǐng)趕上或超過別人;令人驚詫。 |
苦口之藥 | 苦口:口味苦。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比喻尖銳的批評,聽起來覺得不舒服,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 |
牝雞司晨 | 牝雞:母雞;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權(quán)當(dāng)政。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體;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 |
東扶西倒 | 從這邊扶起,卻又倒向那邊。比喻顧此失彼。也形容壞習(xí)氣太多,糾正了這一點,那一點又冒頭了。 |
弟子孩兒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養(yǎng)的。 |
風(fēng)急浪高 | 形容風(fēng)浪很大。 |
興高采烈 | 興致高;精神飽滿。采:精神;烈:強烈;旺盛。 |
黑天半夜 | 指深更半夜。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東施效顰 |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顯得更美。鄰里丑女(后稱東施);機械地模仿;也皺起眉頭;結(jié)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效:模仿;顰:皺眉頭)。比喻不顧具體條件;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結(jié)果適得其反;顯得可笑。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稱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亡:無;命:名;亡命:逃匿則削除名籍;故以逃亡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類人(含貶義)。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超然絕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謂遠過于尋常之輩。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采之于今,超然絕俗,誠社稷之蓍龜,大漢之棟甍。”宋·陸游《與姜特立書》:“《繭庵記》及《初營》、《落成》二詩,大老手筆,超然絕俗。” |
愛毛反裘 | 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fù)勸說與開導(dǎo);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dǎo)。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guī)勸。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 路;自取滅亡。 |
撥亂濟危 | 平定亂世,救濟危難。亦作“撥亂濟時”。 |
寥寥無幾 | 寥:稀少;很少;無幾:沒有幾個。形容非常稀少;沒有幾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