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持泰阿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泰阿:寶劍名。倒拿著劍,把劍柄給別人。比喻把大權交給別人,自己反受其害。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梅福傳》:“至秦則不然,張誹謗之罔,以為漢驅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例子二子以愛姬示人,掇喪身之禍。所謂倒持泰阿,授人以柄。(宋 樂史《綠珠傳》)
基礎信息
拼音dào chí tài ē
注音ㄉㄠˋ ㄔˊ ㄊㄞˋ ㄜ
感情倒持泰阿是中性詞。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比喻輕率相信別人。
近義詞倒持太阿
英語hold a sword with handle given to other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意思解釋)
- 靡所底止(意思解釋)
- 疑鄰盜斧(意思解釋)
- 費盡心機(意思解釋)
- 視微知著(意思解釋)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釋)
- 流離顛沛(意思解釋)
- 牝雞司晨(意思解釋)
- 汗牛充棟(意思解釋)
- 語不驚人(意思解釋)
- 令人滿意(意思解釋)
- 融會貫通(意思解釋)
- 珠還合浦(意思解釋)
- 叫苦連天(意思解釋)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釋)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釋)
- 超然絕俗(意思解釋)
- 汲汲顧影(意思解釋)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意思解釋)
- 戰不旋踵(意思解釋)
- 脫口而出(意思解釋)
- 千里命駕(意思解釋)
- 母夜叉(意思解釋)
- 始終一貫(意思解釋)
- 拳頭產品(意思解釋)
- 比翼鳥(意思解釋)
- 奸夫淫婦(意思解釋)
- 井中視星(意思解釋)
※ 倒持泰阿的意思解釋、倒持泰阿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從俗就簡 |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簡易。 |
從俗浮沉 | 順著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 | 牛后:牛的肛門。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拋磚引玉 | 拋出磚頭;引來白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 |
云天霧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撈一把 | 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識字知書 | 謂有文化知識。 |
飛檐走壁 |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能夠跳上房檐,越過墻壁。 |
敷衍了事 | 敷衍:將就應付;不認真。了:了結。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指做事不認真;缺乏責任心。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鈿合金釵 | 鈿盒和金釵,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 |
便還就孤 | 就撤回到我這里.。 |
事與愿違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家無儋石 | 十斗為一石,兩石為一儋。形容家里沒有存糧。比喻家境困難。 |
分門別類 | 門:類;別:區別。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 |
打情賣笑 | 打情罵俏,指男女調情。 |
春去冬來 | 春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
平地一聲雷 |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 |
超然物外 | 超然:脫離;不介入;物:客觀世界。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千家萬戶 | 眾多人家。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如出一轍 | 轍:車轍;車輪壓出的痕跡。象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
坐以待斃 | 待:等待;斃: 。坐著等 。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鑠金:熔化金屬;積毀:積累的毀謗;銷骨:熔化骨頭。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 地。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脫口而出 | 指話語未經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