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周粟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粟:小米,泛指糧食。原指伯夷、叔齊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 。指清白守節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
例子這是沿路討來的殘飯,因為兩人曾經議定“不食周粟”,只好進了首陽山之后開始實行。(魯迅《故事新編 采薇》)
基礎信息
拼音bù shí zhōu sù
注音ㄅㄨˋ ㄕˊ ㄓㄡ ㄙㄨˋ
感情不食周粟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有骨氣。
謎語最可笑的絕食
反義詞卑躬屈膝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名山大川(意思解釋)
- 有膽有識(意思解釋)
- 翩翩起舞(意思解釋)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釋)
- 無時無刻(意思解釋)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釋)
- 群龍無首(意思解釋)
- 壽元無量(意思解釋)
- 萬馬奔騰(意思解釋)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釋)
- 雞胸龜背(意思解釋)
- 眾建賢才(意思解釋)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釋)
- 散帶衡門(意思解釋)
- 橫七豎八(意思解釋)
- 踵武前賢(意思解釋)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釋)
- 敗德辱行(意思解釋)
- 背鄉離井(意思解釋)
- 風風雨雨(意思解釋)
- 驕傲自滿(意思解釋)
- 歡聚一堂(意思解釋)
- 歲寒三友(意思解釋)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釋)
- 藥石無效(意思解釋)
- 妖魔鬼怪(意思解釋)
-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意思解釋)
- 阿嬌金屋(意思解釋)
※ 不食周粟的意思解釋、不食周粟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初生之犢不畏虎 |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無所畏懼。 |
人才濟濟 | 人才:指德才兼備的人或有某種特長的人。濟濟:眾多的樣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濟濟:眾多樣子。 |
冷若冰霜 |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樣。比喻對人對事十分冷淡;沒有一絲熱情。有時也指面目或態度嚴厲;使人無法靠近。 |
假公濟私 | 假:借;濟:補益;助。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人利益。 |
氣充志驕 | 謂心滿意得,驕傲自大。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亂;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費盡心機 | 心機:心思;計謀。指用盡了心思。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 |
膽如斗大 | 膽:膽量;斗:舊時的一種量器,容量為十升。膽子像斗一樣大。形容膽量極大。 |
昂首挺胸 |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著頭;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飽滿的樣子。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樣子)。 |
滿招損,謙受益 | 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
令人作嘔 | 嘔:想吐;惡心。形容使人厭惡。 |
平心而論 | 論:說。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 |
錯落有致 | 致:別致;有情趣;錯落:參差交錯;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但卻極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風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同“風情月思”。 |
無稽之談 | 稽:音機;查考;談:話語;傳言。沒有根據的說法。 |
狂風暴雨 | 大風大雨。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 |
止戈興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爭,施行仁政。 |
餓殍遍野 | 殍:人餓 后的 。餓 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 的悲慘景象。 |
神不知鬼不覺 | 指形跡隱秘,不為人知。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變化大。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亂煩躁迷惑不清,使渾濁不清。 |
為所欲為 | 做想要做的事。形容任意而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為:做。 |
甘之如飴 | 把它看成像飴糖那樣甘甜。比喻甘心情愿地從事某種辛苦工作或雖處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 |
音容如在 | 聲音和容貌仿佛還在。形容對 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
淚眼愁眉 | 帶淚的眼,發愁的眉。形容極為痛苦哀傷的樣子。 |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泛指自己經歷的事,自己知道甘苦。 |